第二百五十章 及时雨(2 / 2)

毕竟没有合格的官员统辖百姓,行政效率会大大降低。</p>

二人正愁眉不展,这时候只见凤儿喜滋滋地过来了。</p>

“殿下,糜国仗来了,还带了不少士子过来。”</p>

“糜国仗?”赵煦闻言,先是一怔,接着大喜。</p>

当初因为缺乏读书识字的人充任官员,他给糜妃去了封信,想让糜家人帮忙。</p>

如今北四郡百废待兴,平郡和辽郡又出了大变故,不得不说,他们来的正好。</p>

想到此,他同凤儿来到王府门口。</p>

只见一个衣着朴素,留着山羊胡的老者被众多士子簇拥着。</p>

见到赵煦,他眼睛中出现一抹笑意,带着一丝慈爱。</p>

“国丈大人。”</p>

赵煦向糜庄行礼。</p>

国丈乃天子岳父,又是皇子的外公,所以在以孝治天下的古代,国丈地位尊崇,只是没有实权而已。</p>

平日相见,他这个皇子也得向国丈行礼。</p>

“殿下。”糜庄弯腰回了一个礼。</p>

他虽是国丈,但仍然是皇家的臣子,所以自是不能托大,白受了这一礼,理当还礼。</p>

“见过殿下。”</p>

这时,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自糜庄身后侧步出来,对他挤了挤眼睛。</p>

赵煦一见,哑然失笑,此人是糜庄的长孙,糜温。</p>

比他小几个月。</p>

每次糜妃省亲时,糜韫私下里都称呼他表哥。</p>

因赵煦在宫中身份低微,没有人愿意与他作伴。</p>

倒是与这位表弟亲近一些。</p>

“哈哈哈…免礼,舅舅为何没来?”赵煦笑道。</p>

糜庄道:“本来是要来的,不过拖殿下的福,皇上现在对糜家恩宠有佳,令他担任了大理寺卿,倒是过不来了。”</p>

“原来如此。”赵煦点点头。</p>

这皇家一向有母凭子贵的说法。</p>

现在他独掌四郡,糜妃的地位陡升。</p>

赵恒自然要给糜家人一点实惠,以示恩宠。</p>

不过这也好,这等于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又大了些。</p>

“国丈大人请。”</p>

意识到糜庄等人还在王府门外站着,赵煦立刻邀请其入内。</p>

他身后跟随的百余书生鱼贯而入,一个个向赵煦行礼。</p>

“国丈大人来的甚至及时,本王新得两郡,当下正是一团乱麻,到处缺乏人手。”赵煦说道。</p>

糜庄嘴角擒着笑意,看向赵煦的眼中满是赞赏。</p>

除去皇家这层身份,赵煦是他的外孙。</p>

这个外孙如今不仅是燕王,而且还挫败了袁家的反叛,打败了北狄人。</p>

如此辉煌的成就,即便他也心生敬佩。</p>

“能解殿下之急,我就安心了,这一百零三个士子俱都是我的得意门生,殿下量才选用即可,不必看在我的面子上给他们安排官职,能留则留,不能留只能怪他们没本事。”糜庄笑道。</p>

赵煦看向众多士子,这些士子有打量他的,也有闭目养神的,还有低头沉思什么的。</p>

不过他一眼望去,没有从他们眼中看到谄媚之色,他让他微微满意。</p>

喝了口茶,糜庄将糜温推到前面,笑道:“殿下,京师风气奢靡,我和国舅不愿让糜温在京师与那些勋贵子弟混迹一处,加之他闹着要来,还望殿下收留他在身边,有何过错,殿下只管训诫便是。”</p>

赵煦看向糜温。</p>

这小子一脸的兴奋,糜家家风严谨,糜温自然不是离谱的浪荡子弟。</p>

糜庄给他送了这么多读书人,他提出这个要求,自己似乎也无法拒绝。</p>

“在下对殿下早就心生崇拜,今后还望殿下指教。”糜温这时趁势行礼。</p>

赵煦点了点头。</p>

“即然如此,留在燕州也无妨,不过燕州的规矩多,你可要想好了。”赵煦提前把丑话放在前头。</p>

他可不会让糜温在燕州胡来。</p>

既然到了他的麾下,就要和墨羽一样,什么都得听他的。</p>

“是,殿下。”糜温躬身。</p>

他忽然觉得自己这位表哥和以前有些不同了。</p>

温和的外表下有一种令人敬畏的威严。</p>

又闲谈了一会儿,叙了些家事,时间到了正午。</p>

赵煦让凤儿摆宴招待众人。</p>

见到一下来这么多寒门士子,刘福当即兴奋不已。</p>

毕竟刚刚他还犯愁的。</p>

酒宴上,刘福如数家珍一般将当前空缺的官位报了出来。</p>

“两郡的官员基本空了?”</p>

刘福一一道来,糜庄带来的士子们终于不淡定了。</p>

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p>

糜庄没有回答刘福,而是问道:“刘王傅打算如何从这百位子弟中甄选呢?”</p>

刘福看了眼赵煦,见赵煦点点头,于是将举行一场考试,也就是官考的事说出。</p>

糜庄听完,眼睛里焕发出神采,“当下大颂天下,殿下的封土最为特殊,在殿下的封土上没有豪族横行,这惠及寒门士子的官考委实令人震撼,或许殿下能在封土上开辟一个新的官场格局。”</p>

士子们兴奋点头。</p>

他们觉得自己这次舍弃家乡,来到燕州,或许这场冒险选对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