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精度(2 / 2)

这正是一个粗略的汞柱。</p>

接着王应对一个官员说了声。</p>

那官员离去,不多时拿着一把笔直的竹尺过来了。</p>

在竹尺上有一道道的横痕,毫米的短,厘米的位置长一些,基本和当代的尺子没多大区别。</p>

“可以啊,是本王小瞧你们了。”赵煦十分欣慰。</p>

古代的匠人其实是很聪明的。</p>

否则他们也不会创造出铆接,瓷器这些令人震撼的精湛工艺。</p>

在当代,他们只是在一套失败的体系下生活,所以才会在近代因为没有攀上科技树而走向衰落。</p>

其实只要给他们指明道路。</p>

他们会创造出惊人的成就。</p>

在大颂也是一样的道理。</p>

王应和兵仗司的匠人不过缺乏指导而已。</p>

给他们一个蓝图,他们同样能实现。</p>

这把原尺就一个证明,今后,他当更加信任他们的能力才是。</p>

“殿下过奖了,其实也失败了很多次。”王应笑道。</p>

毕竟把这段尺子分成760等份可是个艰难的工程。</p>

他抽了十个匠人专卖雕刻,七天的时间他们几乎疯掉。</p>

最终只有一把刻度均匀,符合他的要求。</p>

“嗯,失败是成功之母,今后你要把这句话刻在兵仗司的墙上,让每个兵仗司人都记住。”赵煦道。</p>

失败是在总结成功的经验,失败多了,成功也就不远了。</p>

“殿下这句话深的下官之心。”王应闻言,顿时觉得说道自己的心坎里去了。</p>

这是他一直教导王崇的。</p>

赵煦微笑点头,他欣赏的就是王应的这个品质,耐磨。</p>

原尺造了出来,对他来说也是该把游标卡尺做出来了。</p>

有了这个东西,下一步就能让匠人打磨钻头了。</p>

毕竟钻头对精度还是有一定要求的。</p>

于是他让王应取来纸笔,在纸上将游标卡尺的画了出来。</p>

游标卡尺的打造其实不难,难就难在刻度。</p>

但现在原尺出来的,难度就没有了。</p>

只需要拿着原尺对照在钢条上刻就行了。</p>

王应望着图纸上的图形微微点头。</p>

在他看来这游标卡尺就是直尺一端多个横刀造型,再锻造出一个卡扣能够套在直尺上。</p>

虽然复杂些,但是匠人们能打磨出来。</p>

“就按照这个来,游标卡尺做出来了,燧发枪的制造便走上日程。”赵煦说道。</p>

尽管他想立刻什么都拥有。</p>

但是在这个一穷二白的地方他只能一步步先建立精细手工业。</p>

再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更复杂的机械。</p>

说了这件事,赵煦又道:“这次来,本王还有件一件事,要和你一起做。”</p>

“一起做?”王应心下好奇。</p>

燕王现在很少会一起和他们研造东西了,大多是让他们自己摸索,自己只提供指导。</p>

赵煦点点头,“你先去玻璃坊弄些玻璃过来,这个东西与玻璃有关。”</p>

王应点点头,立刻将吩咐官员去取。</p>

趁这个功夫,赵煦把自己要做的东西以及原理告诉了王应。</p>

王应越听越是吃惊,“居然还能这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