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采纳建议(1 / 2)

 第四百七十七章</p>

魔都,浦东。</p>

一座略显古朴的小院子,黑色的铁艺栅栏缝隙里,伸出了些许嫩绿青枝,大门挂着一张黄铜镜面牌,上面书写着“苹苹零售食品检测中心”。</p>

院中的七层小楼内,最高的一处房间里面。</p>

刘院长穿着白色的大褂,听着面前的总部的来人,说道:“这次过来我们主要是为了问询一下,检测中心到底有没有那样的心思和底气?”</p>

刘院长的年纪五六十了,戴着一副厚厚的大眼镜。</p>

在食品行业深耕了多年,最后还是回校教书去了,也就是苹苹零售三顾茅庐,才把让从学校里请出来,并在几年前围绕着魔都,建立起了完备的检测体系。</p>

可以说,吴奇是一切的源头,可刘教授确实一切的核心,在这件事他本身有很重的话语权,对于公司的决策有很大的干预度,所以必须要提前考虑他的意见。</p>

“这件事。”刘教授沉吟了一下说道:“检测部门全国设立了六大院所,三十多处科室级别的检测所,总共工作人员也有三百余人,在人员储备上……在民营领域中,我们堪称第一了,一直以来由我们发布的质检报告,也成了行业友商和消费者评判的重要工具……”</p>

从几年前的三聚氰胺的牛奶一战成名之案,再到陆续几年内的大大小小案子下来……</p>

检测所已经建立了初步公信力。</p>

这还不是那种日渐衰退的公信力,央视的315也曾有过类似公信力,只不过后来的315也渐渐被公关了,可检测所得公信力一直没有下降,主要原因是它独立于零售体系之外,虽然挂着“苹苹便利”的牌子,可是就连苹苹便利他们也不会留手。</p>

刘教授知道公司每年花在检测所的资金,也在天机集团内部引起了很多人的微词和不满,就连检测所内部也有人提议检测所‘盈利’的想法。</p>

怎么盈利?</p>

还不是接受公关吗!</p>

某生产面包的集团,检测防腐剂超标了,手抬一抬让它过了,然后产品上架销售,品牌捐赠和赞助回馈,检测所不就盈利了吗?</p>

可华夏的食品质量安全底线有谁守护呢?</p>

刘教授肯定不远走这条路的。</p>

虽然只要选择走上这条路,他肯定很快就能发家致富,还能功成名就、名誉载身,可这并不是他的追求……</p>

要是追求这些,他也不去教书了。</p>

“刘教授,你怎么看?”</p>

在对面的询问下,刘教授回过了神,有些犹豫地说道:“吴董,他有把握吗?”</p>

其实,他觉得这样挺好的,至少给华夏食品安全打了个‘及格分’。</p>

而吴奇想的是更进一步,开始给华夏食品打‘六十分及格’、‘八十分优良’、‘九十分优秀’和‘一百分满分’,这触动的蛋糕和利益可比‘六十分及格线’大得太多了!</p>

检测所之所以能在那个时代守护全华夏人民的食品‘六十分及格’,主因还是各类劣质食品难辨真假在市场上横行无忌,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焦虑已经上升到一个层次,就连当时的政府部门也对食品安全问题焦头烂额,试着引入民间力量快速清理华夏的问题食品,还国内食品行业一个澄清地蓝天……</p>

甚至于,部分友商也是看在这种情况下,对集团的这一举动冷眼旁观。</p>

因为当时他们面对的是整个问题食品灰色势力的反扑!</p>

而吴奇本人光环加身,选的又是三鹿时间点,切入的角度也够巧妙,本身也是商品变现终端,所以设立自己的‘及格线’,乃至试图推广为全国的‘及格线’,也只是有不少部分的‘灰产’势力在反扑……</p>

最后,还是被掌握了部分互联网媒体舆论权的集团击败。</p>

可这次的对手、敌人、中立方、朋友都不一样了!</p>

这一次的目的更广,面对的困难也更大,说实话,刘教授也没有信心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