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马踏乱世 2595 燕北新主(5)(2 / 2)

关羽此言一出,关兴和关索不由都是面色大变,并纷纷低下了头不敢说话。而此时,关家军的将士不少人都也是低下了头,神情悲愤,不过当他们想到关羽为了复国连自家的家小也不顾,遂也纷纷强忍住情绪。

马纵横见状,轻叹了一声,心知关羽做出此举,那是已经下定决意,日后必定来征伐北平,心中虽有惆怅,但也不得不强打起精神,遂震色道:“众人听令,不可追击!!云长大可放心,你之家小,我会视为家人,命人好好侍奉,绝不亏待。只当是我对你的一份敬重!!”

马纵横大声喊道,但关羽并无回复。不久后,却看关家军后撤了百丈,而鬼神军皆依照马纵横的吩咐,并无追击。此时,在城上,却见甘宁身旁不知何时多了一道身影,只见其一身洁白鹤氅,手持乾坤鹅毛扇,正是诸葛亮也。

诸葛亮轻叹一声,道:“主公仁义,但关云长如此狠心,看来是决定要与主公不死不休。北平数载之后,恐免再起兵祸啊!”

“哼!!那关云长纵然还有这两万残兵,但燕主已死,众人定然人心溃散,就算数载之后,他率兵造反,那又能如何!?副军师可别忘了,主公夺下北燕之地后,已然一统北方,加上中原以及兖、青、徐三州之地,势力之庞大,足以傲视天下诸侯。数载之后,主公麾下定能聚集甲兵百万,到时莫说这区区关云长,就算是扫荡天下,立王称帝,重整朝社,也是不在话下!!”甘宁听话,却是冷哼一声,面色带着几分傲然囔囔喊道。诸葛亮听了,反而眉头一皱,道:“不可!!如今燕主刚丧,北燕又是毁在主公手上,若主公急于称立王称帝,必将成为众矢之的,此事万万不可轻提!!”

甘宁听话,面色一变,望向诸葛亮,却见诸葛亮一副肃穆之色,不由带着几分不悦,道:“副军师这话我倒是不懂了。且别说我等将士舍生忘死,追随主公四处征战,单单只说主公麾下那些德高为重的士族,他们之中恐怕大多人当初追随主公左右,就是为了能够攀龙附麟,位列侯爵大夫。而那大耳贼单单只是占据一个幽州之地便敢称帝,主公势力雄厚于其十倍有余,为何却不能立王称帝?”“那自然不同。刘玄德毕竟是汉室之后,并且他当初之所以称帝,却是受主公强大的势力所迫,其之意在于立而后破,举天子之旗号,号召天下诸侯攻伐主公,谋以在北方受困的局势之下,杀出一条生路。而若非中原有庞军师守备,冀州又有庞、黄两位大将坐镇,而在兖州又有徐公明将军屯据重兵作为屏障,当初曹孟德、马孟起、刘玄德三方势力联手起来,必将是四面受敌之死局。幸好,苍天眷恋,又有众将士奋力拼杀,顽强抵御强敌,我军方能盛势而举,势如破竹地杀到北平城下,并最终将其攻破,覆灭北燕。”诸葛亮疾言厉色,语速颇快,神情肃穆地说道。甘宁听得一头两个大,索性把脸撇过去,不去看诸葛亮严厉的眼神。

“还有,如今北燕如此之快覆灭,想必最后悔地无疑就是那曹孟德了。毕竟当初他曾有机会,若然他不惜一切代价地起兵与主公决一死战,攻伐兖州,我兖州必有大祸。但他却选择了先去铲除孙伯符这一心腹大患,一统荆襄之地,恐怕其初衷就是希望主公在此困局之下,与刘玄德还有马孟起二人斗得两败俱伤。好让他击破孙伯符,一统荆襄之后,再整合麾下精锐甲士,与主公一分高下。”诸葛亮倒也不理甘宁的态度,继续说道。甘宁这下一听,不由面色一变,似乎来了兴趣,有些鄙夷地一笑,道:“哼!!谁叫那曹老贼小觑主公还有我等将士,想必他知道北燕之灭后,肯定会大跌眼珠子!!”

“如今天下人心未定,尚未是立王称帝的时机。主公虽是武人出身,但心思细腻,善于察时夺势,想必他也十分清楚这一点。不过兴霸适才所言确也值得忧虑,那些士族定会希望主公尽早立王称帝,毕竟如此一来,他们便有机会封得侯爵之位。若然如此,还请兴霸务必与孔明一同在主公身旁左右迂回。眼下北燕初定,北方百姓需要的乃是安稳太平,若然这战事刚刚结束,便又有内乱发生,百姓们必然惶恐,多生乱事。”诸葛亮肃色谓道,眼神犀利。甘宁听了,不由面色微微一变,眼珠子一阵流转。诸葛亮见了,神色又是肃穆几分,道:“以兴霸之才,日后何愁不能封侯拜将,何须急于一时。当以大局为重!!”

甘宁闻言,又见诸葛亮神色如此,这才收敛了神色,按住了心思,还有些不耐烦地道:“知道了知道了。先生可真啰嗦。”

诸葛亮听话,这才满意地露出一抹笑容,点了点头,但神色中却不禁还是流露出几分忧虑。

当日,却说关家军已经撤出了北平城方圆百里之内,并往东北乌丸国的方向撤走。对于放走关羽一事,马纵横麾下各文武各有说辞,有些人认为关羽威名太盛,其天下第一义士的身份更是深入民心,当应尽早铲除,以免日后成为祸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