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还真没有想到,他对于历史也颇有了解,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极其敏锐的剖析了历史变法的个中情由,有些甚至是他们都没有考虑到的。
“那依你之见,我大宋之变化缘何失败?”
“其一,政令不通,所用非人;其二,变法思路过于古板,不能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王洋不由得不佩服那位后世的太宗皇帝,他哪怕是年岁大,但是在进行变革之时,却显得十分的小心翼翼。
先以特区为例,但凡新法,皆一边行动一边改良,最终确定此法益于民,并且让其弊端降低到最小之后,这才渐近式推广。
看着在跟前侃侃而言的王洋,苏东坡不由得深深地吸了一口怕气,这小子,真不简单。单是这份眼光,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够相比的。
正所谓站在山巅,方知风景如何?而王洋这位年轻人,虽身处于市井之地,却能够有这样的眼光与见地,着实不凡。
“这些,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李格非忍不住问了一句道。看到王洋点了点头之后,他亦不禁长出了一口大气,这小子,真不知道该怎么去夸他了。
“老夫在如你这般年纪怕,怕是都没有你看得通透啊……”苏东坡感慨地说道。“幸好陛下今岁要开恩科,不然,置你这样的良材于朝堂之外,实乃我大宋的损失……”
“小子太过年轻,说话常常得罪人,其实早入朝堂,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王洋很是谦虚地道。
“这倒真是。”李格非听得此言,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王洋没有想到自己的谦虚居然会被李格非当成理所当然,心中不由得一梗,你这样怼我这小年青好吗?
“得罪人有什么了?”苏偶像却一脸激赏的模样打量着王洋。“我非年轻人,就该肆意而为,放浪不羁,方不枉少年一回……”
听到了苏偶像这番话,王大才子越发地觉得苏偶像实在是太特么的偶像了,这话简直太合心不过了,人不风流枉少年。
这让王洋越发地觉得,像苏偶像这样的人,不应该再继续奔波流离的去吃那种苦头,安安心心地蹲在这大宋的东京汴梁,继续用他的才华渲染大宋的美好山河才是最该干的事。
一顿酒喝到将近一更时分,王洋这才随着同样有些醺醺然的李格非一家辞出了苏府。
“像东坡先生这样的人,不应该再受那些人的羞辱。”与李逾、李格非父子同车而行的王洋不禁感慨地道。
“可是,实在不知道能不能说服先生愿意致仕……”李格非点了点头。五十多岁的苏东坡虽然精神很好,可是须发之间,已然杂夹了银丝,年纪真心不小了。
王洋也不禁有些默然,是啊,像东坡先生这样意志坚定的人,还真不知道会不会听劝。这让王洋不禁希望那些旧党最好能够多怼一怼东坡先生,最好让苏偶像心灰意冷,主动致仕,那就太完美了。
哪怕是他的政治生命结束,可并不代表他的影响力就此消退。毕竟,只要他活着一天,苏东坡这三个字,就足以让大宋朝野都不敢小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