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拔剑四顾心茫然(1 / 2)

 第十三章拔剑四顾心茫然

“任兄,多谢了!”心中迅速涌起了一股暖流,张潜对着小胖子的背影,轻轻拱手。

无论庄子里的其他人对他怎么样,小胖子任琮对他,却称得上“仗义”二字。此刻手中还带着体温的桑皮纸文件,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任全,任五,你去把他的衣物找回来还他。顺便看看到底是谁眼皮子浅,连几件旧衣服都贪。打一顿,逐出门去,让他自生自灭!”已经带着丫鬟跑到后院门口儿的大小姐任盈盈,忽然也扭过头,冲着正打算贴着墙根儿溜走的任全等人大声吩咐。很显然,是心里还不服气,打算等自家父亲脱离危险之后,再过来找回场子。

对于这小辣椒话语里的威胁之意,张潜一笑了之。对方显然想多了,以为他还会赖着不走。而拿到了过所之后,他就可以在大唐各地来去自如,又何必非要躲在庄子里仰人鼻息?

而据张潜所了解的历史大致走向,中宗当皇帝,并没当多长时间。很快皇位就传到了李隆基手里。

李隆基执政的前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开元盛世。

在此期间,大唐一扫先前颓势,重新掌控了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威名、文化伴着商品,一道传播至万里之外。

在此期间,大唐民间殷实,国库充足,天灾人祸几乎绝迹,只要有手有脚,且肯努力上进,就不至于饿死在街头。

在此期间,周边诸国的百姓,都以说唐言,穿唐衣为荣,能移民到大唐,混上一个不入流的小吏当,在故国就是能让儿孙后代吹嘘几辈子的荣耀。

在此期间,任何人只要他肯遵从大唐律法,持刀为大唐而战,大唐就不会计较他的出身,国籍和民族……

既然连外国人,都能在大唐立足,凭着自己的本事闯出一片天地。他张潜既不缺胳膊又不缺腿儿,还比外国人多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知识积累,凭啥都挣不来一口饭吃?

想到这儿,张潜心中忽然一片滚烫,迫不及待地来到桌案前,将手中的文件放在上面仔细观瞧。随即,心中的暖意就更浓。

正如他推测,过所,就是明代的路引,或者二十世纪的介绍信。上面写着他的名姓,年龄,籍贯,长相概述、身高等基本资料,以及需要通关的缘由,游学。在过所的下角,则还有里长的担保花押,和渭南县衙门的户籍管理部门,即户曹的盖章。

贴心的是,过所的有效日期,竟然是空白!

这意味着张潜从此之后,想去哪去哪,只要目的地不犯禁就行。而他想在外边游荡多少天,就可以游历多少天,只要有效期没填上去,就不用担心被关卡扣下。

比过所复杂十倍的,也珍贵的十倍的,是那份名为手实的唐代户口本儿!上面除了他的基本资料跟过所一一对应之外,还写明了他落户的时间和原因:神龙元年,大唐皇帝必须追思开国之不易,下旨重塑凌烟阁,赦免流散各地的诸位功臣之后,重新赐爵位于失爵者,不问缘由。并着令有司将功臣后人在京兆府授田安置。

好么,其实就是一次唐朝版的平反昭雪。在这次“浩荡皇恩”之中,邹国公张公瑾的后人也搭了顺风车,被皇帝诏令有司“所食实封,并依旧给”。

只是这位邹国公的后人有点儿多,再加上一部分嫡系下属和发迹后依附而来的宗亲,京兆府一时半会儿竟然找不出太宽广的土地集中安排。所以,经手官员们就想了一个折中办法,把一部分不那么重要的张氏子弟,分流去了渭南。

而一位名叫张君宝的邹国公旁支,刚到渭南就病故了。身后留下了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当时还没成年,归其兄长供养。今年成丁后,请有司按律授田,单独立户。这个人,就是张潜!

至于那二十亩永业田,名为二十亩,实际上官府只能给一半儿。在渭河边上,与他两个哥哥张昇,张旭家的田产相邻。因为他要出门游学的缘故,田骨归在他的名下,田皮交给张昇暂时打理……

“这个人情,欠得好像有点儿大!”放下地契,张潜抬手揉了揉眼睛,微笑着想。

他原本以为,小胖子任琮会如二十一世纪那样,找个办假证的商贩,给他弄一个过所来应急。却万万没有想到,小胖子做事居然这么厚道,非但帮他把过所弄到了手,并且还把他的大唐户口也给办了下来。

从文件齐整性来看,这些东西很有可能是真的,经得住任何等级的查验!只要最后一到手续办完,张潜就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唐人,再也不会有谁能拿他的户籍问题来找他的麻烦!

好吧,简单点说,其实就是小胖子任琮,托了关系,花钱从渭南那边给张潜买了一份户口。而张潜需要付出的代价,只是多出了两个名义上的兄长,和十亩不用自己照看的,也拿不到任何收益的永业田!

“让开,让开,快让开。御医到了,御医到了!”院门口处,又传来了一阵喧嚣声,打断了张潜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