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汉城将士死守家园(2 / 2)

次次都两败俱伤。

第四次的时候,燕军将所有兵力聚集发起了最后一次冲锋。

暮霭沉沉,汉城城墙外陷入了人间地狱。

汉城将士用完了所有的箭矢、木头、石头和所有能用的热油金汤,如今到了穷途末路之时,只能靠手中的兵器迎敌了!

太阳下山了。

铁甲小将大喝一声,横刀砍下冲上城墙的几个燕军的脑袋,背对夕阳深情看向城下密密麻麻往这边移动的燕军,又看了看城墙之上为数不多、伤痕累累的汉城将士。

汉城啊!守不住了吗?

小小汉城如今只剩下几千余留作最后殉城的青壮年,太守下令,不到最后一刻,不让这批人冲上前。

然而铁甲小将留意到,许多青壮百姓已经自发地加入了战场,尽管对于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他们来说,大都是死在了燕军的刀下。

“杀!杀!杀!”

铁甲小将贴身护在太守史涣风身边,如今,只有自己保护太守了。

史涣风亦是骁勇异常,连续一整天的精神高度集中,虽然自从早上吃了一大碗面食和馒头之后就再无进食,但他这会儿杀红了眼,尤其是在看到汉城百姓一个个死在燕军长矛之下时,他恨不能生出几双手,多杀几个敌人。

他守候了十几年的汉城,他生活了几十年的汉城!

忽然!

“太守,快看!”

铁甲小将惊喜地发现燕军的攻势竟然弱了下去,史涣风也感受到了,源源不断冲上城墙的最后一批燕军被阻挡下去之后,就再没有燕军往上冲了。

趴到城墙往下看,郝然看到蚂蚁般密密麻麻的燕军一个个调转马头,往回走了。

这是怎么回事?

眯着眼往远处看去,只见到两侧光秃秃的山上乌泱泱地冲下来一批黑漆漆的军队,与燕军厮杀成一团,速度之快,队伍之整齐,史涣风生平未见。

很快,宽阔的原野之上,展开了一场碾压式的激战。

城墙之上还活着的汉城将士呆若木鸡,安静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

每一个人心里都不约而同地生出感叹:

神兵天将,天佑汉城!

有了黑甲军队的支援,燕军很快不敌,指挥有度地向东而撤,黑甲军队边追边抓,一口气追出了五十里有余,俘虏燕军一万余人。

这正是十余日前从京都而来的顾家军。

此时顾吟夏一身黑甲,面寒如冰,脚踏战马,手持红缨枪,一马当先地冲在前头,长发高高束起,随着战马的奔跑在风里划出了一道流畅的弧线。

押解俘虏打马往回走,史涣风已经知道是方才黑压压的黑甲大军乃是京都而来的顾家军,这会儿大开城门将顾家军迎进城。

即便远在汉城,但他也知道顾家军的名声,作为对大庆忠心耿耿的一员文臣,他对顾家军这个反叛大军本没有什么好感,说白了,顾家军和燕春回大军,也没什么不同。

然而,顾家军方才救了自己,救了即将失守的汉城,这是事实。

史涣风不是那般迂腐之人,一码归一码,不论顾家军究竟是反贼,还是忠臣,顾家军如今都是他史涣风以及汉城的救命之人。

该有的礼节一样也不能少。

城内百姓昨日已经转移了出去,如今城内空空荡荡,除了各处哨点驻守的将士,一个百姓的影子都没有。

好在守城之初,在史涣风的调遣之下,已经将粮草物资准备齐全,如今汉城内倒也不缺粮食。

史涣风感慨地想着,城中的粮草,他昨日特意和一个城中少年交待过,如果燕春回的大军攻进来,就放火将粮食烧了的。

好在,那少年没有那么快动手。

“在下汉城太守,史涣风,见过顾将军。”史涣风将顾吟夏带到了腾挪出来的营房之中,“如今汉城之中,也就此处有些人气,我将青壮男丁都留了下来,不战之时便让他们在营房帮忙做些事。”

顾吟夏可以想象,昨日的史涣风,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准备与燕春回背水一战的。

他将城中老少以及家长单传的人丁都护送出城,只留下已经守了一个月城池的不到五千将士和几千名手无寸铁的百姓。

眼前的人一身正气,刚从激战中下来,看得出匆匆整理了仪容,更看得出眉间额间的青自与疲惫,顾吟夏深深地朝对方施了一礼:“朝廷派兵来迟,太守辛苦了。”

顾吟夏这一礼,让史涣风感觉眼角有些湿润。

顾吟夏郑重地将一份明黄圣旨交给史涣风:“顾某离京时,新帝已经登基,这是新帝托我给你带的圣旨。”

“扑通”一声,史涣风连忙跪下来,身后的一众将士也齐齐跪下。

他们这些日子只顾着抵抗燕军,虽然知道宏庆帝驾崩了,但他们除了哀叹之外,更多的是对汉城面临的困境的担忧,陷入绝境之时,他们对究竟是谁成了皇帝没有更多的好奇心。

但如今,顾家军来了。

犹如在原本的绝境浇了源源不断的希望,他们不用亡城,也不用战死了。

此时,他们眼巴巴地看着太守,希望听到他说出如今的皇帝究竟是谁。

但却只见太守颤抖着双手,圣旨上短短的几行字,他硬是看了两炷香的时间。

“臣,参见镇西将军!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宴的圣旨里已经详细地讲了顾吟夏如今的身份,赵宴即位后,将镇西将军之名赐给了顾吟夏。

这一次的镇西将军,是名副其实,有名有份的镇西将军。

顾吟夏一笑,将史涣风扶了起来:“旁的事先放一边,太守你先和我说说如今城中情况吧,眼下当务之急,是考虑如何燕春回一举拿下。”

“将军说的是。”提到这个,史涣风神色凝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