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金碗银碗不如黑瓷碗(2 / 2)

无双宝鉴 罗晓 0 字 2021-10-14

王前嬉笑道:“我是骗过你老弟不少回,但这一回,我绝对没说半句假话,有着两位警察同志作证,我也就不废话了,怎么着,还入眼吗?”</p>

绍平有些迟疑:“王老哥,这我不敢马上断定,还得拿回去,好好的研究研究,才敢做定论,不过我想和你的侄女婿好好的谈谈,不知道……”</p>

这时,李嫂抖抖索索的把那份捐赠手续填好,递到王前面前,说道:“大兄……小舅,我填好了,你看看,要是……再没有……其他的事,我还是先撤……啊,不,你看我这人,我还是先回去了,省得孩子他爹担心……”</p>

“你是李嫂吧,能说说这个碗,你怎么得来的吗?不管怎么说,我都代表博物馆的全体工作人员,向你致谢。”绍平说道。</p>

王前“呵呵”一笑:“老弟,我也相信,李嫂是个遵纪守法的人,我答应过她,这件事情,不能额外的给她再找麻烦。”王前的话,在座的人谁还不明白,不管李嫂是怎么得来的这个碗,以前的事绝不追究。</p>

王前说罢,又挥了挥手,小程替李嫂关好箱子,礼貌的说道:“李嫂,还是我送你回家吧!”那两个警察,也作为证人,在手续上签好字,也一起对王前说道:“我们也一起送送?”王前不置可否,任由四个人径直离开。</p>

见四个人离开了,绍平才对张灿说道:“小张你好,你能说说吗?你是怎么发现这个碗的?还有你是怎么认得这个碗的?”</p>

张灿当下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只是着重强调了自己看不惯那个老外,仗着有钱,强买强卖等等,自己有些古玩知识和透视眼之类的事,当然是不能说的,坚决不说,能说的也只是轻轻的一笔带过。</p>

绍平听完之后,长长的叹了口气,现在像张灿这样的人,又年轻,又有才华,最关键的是还有这么高觉悟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只是这只碗,自己实在看不出来,到底有什么值得如此劳师动众的地方,就算是为个虚名,也用不着这般明不明暗不暗的,特地把自己叫来。</p>

以绍平对古玩的经验和认识来看,这只碗不过就是年代久远一些,差不多是在隋唐时期,其它的,除了有股土腥味之外,就是既不漂亮,又没品相,要说珍贵、值钱,恐怕比一件近代的高仿青花也贵不了多少,可一只高仿青花多少钱,这恐怕是搞古玩这一行的人最清楚不过的事了,堂堂王前会拿这样一个东西来糊弄自己?绍平想想也觉得不大可能,那他们这样做,就一定是有别样目的了。</p>

其实不光只绍平心中疑问,王前、周楠,心中目光一样充满疑问,张灿不是一个喜欢开这样的玩笑的人,何况开这样的玩笑,一点儿也不好玩,只是张灿如果不说出其中的奥秘,只怕也没人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p>

</p>

张灿见三个人都疑惑的望着自己,心知这个结不解开,只怕是没人会放过自己的了,当下笑了笑,说道:“其实,我也是这样猜测,以前我听我一个朋友说过,很多年前,有过一个传说,说有个穷苦的后生,常年四季给财主打工,哦,那个时候不叫打工,叫长工,一年四季又苦又累,还吃不饱穿不暖,家里穷得,吃饭就只有一个破成两半的破碗,后来有一天,遇到一个老神仙,拿了三只碗给他,金的、银的,和一个黑乎乎的瓷碗,这个后生不要金,也不要银,单单只要了那个黑乎乎的瓷碗,说也奇怪,只从他那了那个黑乎乎的瓷碗以后,吃啥,啥都是热乎乎的,吃嘛嘛香……”</p>

周楠“噗”的一笑:“干嘛不加上一句,牙好胃口就好啊,这才是标准的广告台词。”</p>

谁想到,绍平从厚厚的镜片地下,狠狠地盯了周楠一眼,怪她多嘴,绍平可不管她周楠是什么人,谁叫她打断张灿的话头,虽说张灿说的只不过是一个民间传说,一个古时候老百姓的愿望,但这其中肯定包含这只碗的不少的信息,其实有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无不隐藏于民间传说之中,只是很少有人去计较、发掘罢了。(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