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四章 有趣的尝试(2 / 2)

等程晓羽说完,郭亚面色复杂的看了廖东能一眼说道:“没想到程总监对民乐的见解都如此深刻,让我这个老师都有些惭愧啊!”这里郭亚没有称呼程晓羽为同学,是对程晓羽能力的认可。

做为上戏的老师不可能不关注这个风头快要盖过整个上戏的学生,昨天程晓羽的《民族音乐以及我国民族音乐流行化的未来在哪?》这篇细语刚一发,他的学生就发给他了,叫他看看,文中所说的内容,他们作为圈内人士都知道,但没说出来的话,全被程晓羽捅破了,但郭亚虽然认同程晓羽的言论,他却不能跳出来支持,毕竟程晓羽敢说,是因为他并不算民乐圈子里的人。

民乐的发展方向一直都有争议,程晓羽说的在理但也没有提出解决的方案,郭亚顿了一顿反驳程晓羽道:“其实民族音乐里面也有很多比较细的划分。古筝古琴就属于完全不同的频道。大众音乐,有一个特点,就是新鲜,因为新鲜意味着刺激,刺激带来快感,但过于新鲜,就意味着保质期未知。但是严肃音乐,或者说是文人音乐,是经过了历史检验的,它们会更多的注重精神内质,注重思考。所以小众的音乐,在时间的淘洗之下,变化不大,因为美的本质不会变得太快,保质期很长。至于加爵士乐这种方式,不是不可取,只是喜欢不喜欢而已。时间自然会将不好的淘汰掉。能够留下来的,才是经典。”这里郭亚的观点其实就是程晓羽昨天晚上帖子里说过的,民乐不需要流行化的观点。

廖东能也看了程晓羽的帖子,接过话题说道:“虽然我对民乐的了解不深刻,但权当我抛砖引玉,我也觉得将民乐带进现代音乐,比如爵士,摇滚,电音肯定不是民乐的出路,反而是与之相对的摇滚乐之类音乐的出路。在英文当中夹杂拉丁语、在白话文中夹杂文言文,绝不是使拉丁语、文言文与时俱进的尝试,只是想让我们自己看起来比较有文化的尝试。其实最后,又还是归结到一个老问题:全球化对于本土文化的冲击。“美国化”/“麦当劳化”还是“全球本土化”(Gloalisation)?我倾向于前者。我们这个社会依然保有强烈的现代化冲动。音乐无法脱离其社会属性存在,你如何能要求奔波在钢筋森林、每日渴望除魅的人们,能够自发地《渔舟唱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民乐,如同使民乐诞生的相应社会生态,它们最多是一种象征“新鲜”的点缀,一种如同中医的“替代医学”,一种“替代品“。木已成舟了;因此新鲜过后,还要回到日常。”

苏虞兮当然支持程晓羽关于民乐需要革新的观点,说道“音乐很多元,不能被传统束缚和框死,例如我哥所做的很多音乐,既体现古典乐器音质独特之美,继承过去,又突出节奏性,非常符合现代碎片化,快节奏的生活。比如用钢琴加二胡来表达忧郁伤感的音乐就无可匹敌,这些尝试都是很容易被年轻人和西方人所接受的”

几个人又无比激烈的将讨论延伸到了古典与现代上面,都是专业人士,自然说的也十分的深刻。

郭亚完全没有想到不仅仅是程晓羽有见识,就连这个偶像明星妹妹说话都如此的高屋建瓴有理有据,直击民乐的软肋,土壤越来越稀薄,他沉声说道:“虽然不想承认,但确实学习民乐的出路要比学习西洋乐器的窄的多,除了选择留校,只有极少数人能去专业的乐团,大部分都转行了,我又不少同学都选择了从事其他行业,民乐只能成为爱好。学西洋乐的从事本专业的同学反倒在比例上多很多。”

这个时候有人敲门,程晓羽转头看见夏纱沫已经到了,笑了笑说道:“多说无益,今天请郭老师过来,就是做一次有趣的尝试,我们来试看看将民乐改编一下,会不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这是我昨天写的一个谱子,将湘南民歌用多种风格混搭,编了一个曲子,因为要借助郭老师强大的吹奏功力,所以今天特意请了郭老师过来。”接着把谱子递给了郭亚。

谱子准备了四份,一份递给了苏虞兮,她负责钢琴部分,一份给了夏纱沫,她负责演唱,而郭亚则负责唢呐和管子,而程晓羽则负责了电音部分。

廖东能接过程晓羽的谱子,看他写了一个什么有趣的音乐,一看歌名,大吃一惊。

都是专业人士,四个人也没有废话,当即开始了练习.

(谢谢旧(www.hao8.net)日的风的大红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