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原来如此(1 / 2)

辣娘子 惠太平 0 字 2020-09-30

 压抑以久的往事,终于在断断续续的述说中一一展现。

王大财是家里长子,下面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

王家不算富裕也不穷,家里几间房子十亩地,够一家人吃喝,家中零用的钱就靠卖些鸡鸭补贴。

王大财虽然是长子,可性情懦弱,远没有最小的儿子受宠。

在他十四岁时就去码头扛包,小弟进学堂念书。

王大财性子绵软不敢跟其他人抢活计,每日挣的钱少,都不够交束脩,更被父母不喜,天天都要被打骂着出门找钱。

终于有一天父母让他跟人走,说是给他签了卖身契,给人当小厮,是卖去远方。

王大财那时才十五岁,他很怕,走到半路他就逃了,在临桐县里躲起来。

听说买家报了衙门,找到家里去,要王家交人。

王大财根本没有回去,王家交不出人来,只能翻倍的赔了卖身银子,钱不够,就卖了几亩地,这才脱了牢狱之灾。

家里没钱了,小弟的学业也停了,王家放出话来,只要找到王家大儿,先打个半死再卖成死契。

王大财不敢回去,就又逃了,他胆小不敢去别的县市,只能顺江走,才到大余渡就饿晕在王三秋的娘面前。

王三秋听得一阵唏嘘,这就是王大财从来不敢跟别人提自己身世的原因?

从小被嫌弃,打骂不断,怕被发现卖成死契?

到后来跟三秋娘成亲,有了自己的孩子,也就越发不敢让王家人知道,要是被他们发现自己在这里,恐怕连孩子们都要被卖掉。

“三秋,要是我不跑,你小叔就有钱上学,一定会成读书人,还能当官吃公家饭,是我对不起他……他从小聪明,每天都缠着我带他去城里玩,可是我笨又没钱,每次都让他生气……现在看见文俊就好像看见他了!可惜他死得早,我现在想给他钱都给不了……”

王三秋叹气,这就成心结了!

都说活债好欠,死债难还,若是心里觉得亏欠一个死人的,再怎么都还不清。

“这些天,我夜夜睡不着,想着你,想着你的小叔,要是我们两家人在一起,多好!”

王三秋无语……一点都不好!

“三秋,你没有兄弟姐妹,现在文俊就是你哥,还是亲哥。以后你有人护着,再不怕别人笑话,你以后出嫁也有娘家了,想回来就回来……”

王三秋打断他的话:“爹,这是我的家,什么叫回来,回哪去?”

王大财一噎:“以后文俊住这里,你出嫁自然是回这里的。”

王三秋眉头挑了挑,这是惦记上我的房子了?

她不吭声,听王大财继续说。

“三秋,以后你别跟你叔母斗气,也要听她的话,俊哥若是读书考上功名,叔母就是诰命夫人,你以后还能沾她的光。”

王三秋又是一阵腹诽:这婆娘真会编话,诰命夫人是那么容易得来的,官场如战场,那顶帽子不是好戴的。

说不定风向一变,什么时候死都不知道。

从乔九的只言片语,她也能感觉到官场朝堂暗潮涌动,杀机隐伏,说到底还不如做个富家翁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