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进京.避嫌(2 / 2)

辣娘子 惠太平 0 字 2020-09-30

茶寮里的伙计已经过来:“几位客官要吃点什么喝点什么?”

找到人,又见王三秋并未翻脸,知道生意是稳住了,魏荣此时心情已经平复。

在旁边的桌边坐定,抽出腰间帕子擦去额角汗水,随意道:“王姑娘已经在这里用过茶饭,可有什么好的推荐?”

王三秋知道自己此时再走就太过分了,只得对伙计道:“刚刚我们吃过的烤肉和烩面还不错,给这几位各上两份。”转头又吩咐翠英给魏荣打水洗手洁面。

原本计划是要在佳勤县休整一天,魏荣并未早起,等他在出门后知道王三秋主仆已经走了,才明白自己头晚表现过火,定是引得人家要避嫌了。

魏家世代经商,魏荣也是从小就跟着父辈察言观色,说话做事面面俱到,深知王三秋性格直率,若是就此心生罅隙,这一走恐怕以后两人再难相处,不说有其他遐想,就连谈好的生意都会被撂下。

于是就连早饭都没吃,带上几个护卫就顺路追来,好在沿途人多,遇上集镇只需要在场口下马打听,这辆油棚马车的去向便清楚了。

一边是快马加鞭,一边是碌碌马车,只用半天时间,就在半道追上了,再稍加解释就化解误会。

等魏荣等人用过饭,却不回转,而是跟王三秋同去任郭城。

以魏荣的说法,商队货物繁多,虽然有随行伙计跟镖师护卫,为防不测,都需要提前勘察沿途客栈茶肆,避开有可能发生的危险。

他们这三个人就是走在前面打探路情的。

在魏荣的建议下,王三秋并没有住在任郭城,而是再行半日,在傍晚时赶到运河边的一个集镇上住宿。

魏荣等人到了这里却并不停留,而是原路返回去接应商队。

王三秋见他们离开,这才看向手上的一张帖子,上面写着魏府,旁边有一溜小字:太平坊子曲街魏荣。

这是魏荣留下的名帖,要她在京都遇到什么事,可以持这贴子到裕衡商行名下的商铺留话找他。

王三秋喃喃道:“看来是自己想多了!”

自从有了姜木朗那一事,她如今是闻情色变,除了谈生意,其他话半句也不多说,生怕再牵扯到别人误会。

从这个运河边的繁荣小镇可以乘船北上,也可以沿着运河的官道走。

对于已经习惯坐马车的王三秋来说,她更愿意走陆地,只是现在才七月中下旬,早上就开始有凉意的气候让她很不习惯。

好在豆豆准备的衣物很充分,就连过冬穿的薄袄都塞在包袱的最底下。

这一定是王大财叮嘱的。

他如今最爱听京都的消息,只要有人说京都那边水土如何如何不好,气候如何如何恶劣,他就会回来转述一番。

末了再总结一句:那里地虽然平,可冬天又冷又干的,哪里比得上我们这里山好水好,就不是人待的地方。

知道他是有意说给自己听,最好能让自己也讨厌那里的人和一切东西。

可现在自己出门,虽然没说京都,可在王大财心里只要离开昌平府,就算进了恶魔之地,是要受苦的,还是尽量收拾东西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