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梅龙寨(1)(1 / 2)

辣娘子 惠太平 0 字 2020-09-30

 对三秋会骑骡马,印叔他们也没有多问,只有多嘴多话的老殷追着打听过,三秋只是说跟着其他男娃学过。

王三秋以前男孩子般的行径在大余渡是出了名的,马帮几乎不用打听就都知道,此时听到她的答复也就不感觉奇怪。

太阳落下山尖时,走出河谷的王三秋见到传说中的梅龙寨。

群山环抱的山间,是一大片山区难得见到的缓坡低谷,种满层层叠叠的庄稼。

此时虽然是冬季,在这宛如世外桃源的谷地,地里依然绿油油的,有各种菜和瓜豆。

缓坡上有一人高的石垒寨墙,只在通往大路方向留有一个豁口当成寨门。

石墙里面就是彼此相连、错落有致的林立木楼,寨民们世代就居住在这里。

叮咚作响的驮铃声将寨子里的人引出来,跑在最前面的的是一群小孩。

大冬天也光着头脚,个个鼻涕横流,在骡马前后呼喝着,奔跑着。

骡马的蹄铁踏在碎石板铺的路上,清脆声音传得很远。

寨墙外,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迎出来,印叔翻身下马,跟他们恭恭敬敬的行礼问好。

“印小子,你们年前才来过,怎么又来了,你要的山货现在还没有啊!”

一个身穿黑色大袄,身披毛毡,头上缠着厚厚黑巾的老头问道。

“札巴老爹,这一次其他山货也会要的,钦杰头人今天在不在?”

“你们运气不错,今天头人在,就在他的大宅子里,你们直接过去找他。”那老头用浑浊的目光看着走过的一匹匹骡马。

突然面上一呆:“印小子,你的骡队里面怎么有女人?”

不过此时骡队已经走开,他的话也没有人听到。

————————————————————

梅龙寨里,王三秋持着一个小本,手上握着炭条,正记录着每家基本上能有多少山货要出售,平时的,现有的,分门别类。

在她的身边跟着豆豆和佯装无聊的姜木朗。

这已经是到达梅龙寨的第二天了!马帮需要在这里停留几天。

“阿妈,你家的山笋只有这些了吗?”在她的前面摆放着一个大藤筐,里面是切成片晒成浅黄色的笋干。

“还有一个春荒要熬,其他的自家得留着吃,现在只能拿出来这么多。”

身穿靛蓝绣花长衣,头上缠着帕子的干瘦老太太搓着手,有些不好意思的跟陌生人说话。

她的语言带着浓重的口音,需要仔细才能听懂在说什么。

“好的,阿妈,你一会送去鼓楼大坝场,会有人称重换盐。”

山里用不出去银钱,最直接的还是以物易物,盐巴就是硬货。

看着自己的大筐山笋能换成一小坨盐,老妇人眉开眼笑。

她家里人少,在山上找不到好东西,而每次马帮来换东西,这些占地方的笋干都是最便宜最受不喜欢的。

“三秋,你换这些东西,带出去也不值钱,还不如带些药材。”见三秋本子上每样都在记,已经密密麻麻一大张纸了,还收这些占地方的东西,姜木朗忍不住提醒道。

马帮要收的都是精细易带的皮货和药材,比如说山参虫草和灵芝一类,只要带出去就能换到大把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