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家天下,了解?(2 / 2)

然而,包括智、范、郤、栾……等等家族,他们不清楚对方的“专利”是什么吗?</p>

他们都有那个能力去进行模仿,对“专利”的尊重却是一直保持到“战国时代”才被打破。</p>

不是他们傻,没看到某项“专利”的好处,一来是“侵权”的代价太大,再来则是贵族之间对规则的遵守。</p>

进入“战国时代”等于到了大争之世,互相之间没矛盾都会开打,谁还管那么多呢。</p>

所以,范氏明明知道了马鞍和马镫的好处,仿制起来的难度不大,自家已经开始在探索骑兵的建设却没有仿制,看上去有那么些傻乎乎,真实情况则是仿制带来的代价太大。</p>

不止是范氏会跟阴氏的关系变得恶劣,还有范氏要顾忌其他家族会怎么看待他们。</p>

从这里完全能够看到一点,任何的遵守规则都是建立在越线会遭到裁决的基础之上,有威慑才能使人尊重规则。</p>

“我家征召三‘师’,再集结五千骑士。”吕武接下来要干的事情是让破坏规则的秦国付出代价。</p>

宋彬问道:“魏氏出兵多寡?”</p>

回答问题的人是梁兴,道:“亦为三‘师’。”</p>

响应国家号召只是出动一个“师”南下,自家有所行动却要出兵三个“师”,会不会被人侧目?</p>

那么就要再次强调现在是个什么岁月,是“家天下”的时代啊!</p>

各自出动一个“师”南下是众“卿”的提议,并且得到了国君的认可。</p>

阴氏和魏氏已经完成了对国家的义务,法理上对国家并不存在亏欠,动用再多的兵力去干私活,谁还能管得着?</p>

吕武说道:“我家与魏氏先攻‘大荔之戎’,分而食之再行进击秦国。”</p>

这一次阴氏和魏氏并没有主动对晋国各家进行邀请。</p>

如果其他家族想要再次参与西征,算是他们主动请求,有什么锅都不能算在阴氏或魏氏的脑袋上。</p>

上述一点很像是脱了裤子放屁,却是显得非常重要!</p>

宋彬又问道:“何时出兵?”</p>

回答的人变成葛存,说道:“约为秋收之后。”</p>

秋收再用兵能减少自家的很多顾虑,免得将士心里挂念自家的收成,再来就是等敌人秋收完成过去能美美地抢上一把。</p>

对于阴氏来说,秋季用兵的好处之一是战马的膘已经养起来,能够经得起更多的折腾。</p>

另外一点因素,楚国既然已经出兵北上,晋国必然需要再征召军队南下增援。</p>

阴氏和魏氏需要的是等待国君提出每家需要再出多少兵力纳赋,先完成对国家的出兵义务,再干私活才能令人无从指摘。</p>

很矛盾是吧?然而事实就是这么一个回事。说明做什么事情的先后顺序无比重要,没有贵族会一点不顾忌自家的名声。</p>

“君上到了何处?”吕武问道。</p>

国君要来是一个月前就已经通知了的事情。</p>

吕武还知道国君已经先后去了智氏、范氏、韩氏、中行氏、魏氏和解氏,找完了卿位家族又召几乎所有中等贵族的家主。</p>

国君找那些家族聊了之后,各家并没有出现什么动作,很难令人猜测到底都聊了一些什么。</p>

有一点倒是能够看得出来,也就是国君又进入了活跃期。</p>

国君在六天后抵达“阴”地。</p>

吕武出十里进行了迎接,看到国君的同时也看到了赵武。</p>

担任“阍卫”的赵武保护国君出行,算是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没什么好觉得意外。</p>

“阴卿欲筑城?”国君邀请吕武跟自己同车,遭到拒绝问了那么一句。</p>

吕武先观察国君的脸色,无法看出一点什么,说道:“‘杨’地广也,荒废岂不可惜。”</p>

国君点了点头,说道:“楚复增兵三万,有克复‘虎牢’夺土归郑之意。”</p>

那就是楚国一共出兵八万增援郑国,使得郑国生出克服国土的信心,要跟晋国玩一场大的咯?</p>

国君这是什么意思?</p>

晋国的战将都死绝了是吧!?</p>

怎么每一次国战都要吕武出征???</p>

他到底是应该感到骄傲,还是应该觉得郁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