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渠穆拔剑斩何进,董卓进京立新帝(2 / 2)

三国骁雄韩遂 姚戎 0 字 2021-10-05

董卓按剑叱袁绍曰:“竖子敢然!天下之事,岂不在吾!吾欲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

袁绍勃然曰:“天下健者,岂惟董公!“引佩刀,双手握刀柄作揖,径自出走。

董卓以新至,见袁绍乃大家子弟,故不敢害。

袁绍悬何进所授的节符于上东门城楼上,逃出洛阳。

八月三十日(公元189年9月27日)(注《资治通鉴》写为九月可能有误),董卓大会百僚,奋首而言曰:“皇帝暗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今欲依伊尹、霍光故事,更立陈留王,何如?“

公卿以下皆惶恐,莫敢对。

董卓又高声言道:“昔霍光定策,延年按剑。有敢沮大议,皆以军法从事!“在坐者均震动。

尚书卢植独曰:“昔太甲既立不明,昌邑罪过千余,故有废立之事。今上富于春秋,行无失德,非前事之比也。“

董卓大怒,罢坐,要杀卢植,蔡邕为之求请。

议郎彭伯亦谏董卓曰:“卢尚书海内大儒,人之望也。今先害之,天下震怖。“

董卓乃止,但免去卢植官职。

不久,卢植以年老身体不适为由,请求返回家乡幽州涿郡涿县。

待董卓批准后,卢植便走小路离开洛阳,董卓果然派人追杀而不及。据传,卢植逃走,隐居在幽州上谷郡宁县护乌桓校尉大营附近,不问世事。

护乌桓校尉为并州太原郡人令狐君,名不详。

董卓以废立议示太傅袁隗,袁隗认同。袁绍弃官逃亡,据传去了冀州勃海郡。

九月一日(公元189年9月28日),董卓复会群僚于崇德前殿,以皇帝在丧,无人子之心,威仪不类人君为由,胁迫何太后策废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协为帝。

尚书丁宫主持废立仪式,太傅袁隗解除少帝刘辩玉玺印绶,双手奉交给陈留王刘协,扶少帝刘辩下殿,然后扶刘协上帝座正式登基。

何太后哽涕,群臣含悲,莫敢言者。

董卓又议:“何太后欺压逼迫永乐宫董太皇太后,至令忧死,乃逆妇姑之礼也。“

于是,迁何太后于永安宫。

赦天下,改元昭宁为永汉。

据传闻,天下各郡县都在杀宦官和其家族为官者。

九月三日(公元189年9月30日),董卓鸩杀何太后,董卓不允许朝廷为何太后举办丧礼,公卿以下不布服,会葬,素衣而已。

只让帝刘协到洛阳城内奉常亭表示哀悼,公卿大臣穿白衣上朝三天。

董卓又发何苗棺,出其尸,支解节断,弃于道边;杀何苗母舞阳君,弃尸于苑枳落中。

诏除公卿以下子弟为郎,以补宦官之职,侍于殿上。

九月十二日(公元189年10月9日),以太尉兼幽州牧刘虞为大司马,封襄贲侯。襄贲县为徐州东海郡的一个县,接壤刘虞的家乡,同郡郯县。

董卓自为太尉,领前将军事,加节传、斧钺、虎贲,更封郿侯。

之前董卓为斄乡侯,属于乡侯,这次封为郿县县侯。

郿县又恰是皇甫嵩重兵驻扎之地,也是皇甫嵩面对联军的前线。

九月十三日(公元189年10月10日),以太中大夫杨彪为司空。洛阳令司马防转任治书御史,都尉诸于继任洛阳令。

九月二十一日(公元189年10月18日),征召握有兵权的豫州牧关内侯黄琬入朝为司徒。

以河南尹王允为太仆,王允次兄王懋(ào)为侍中。

袁术从虎贲中郎将转任河南尹。汉阳太守金旋入朝为议郎。

樊煜继任汉阳太守,仍在武都郡下辨县临时的汉阳郡府办公务。

董卓率司徒黄琬、司空杨彪诸公卿一同携带斩人的刑具鈇锧到朝堂上书,追理受害的陈蕃、窦武及同人,全部恢复其爵位,遣使吊祠,提拔其子孙为官。

自六月至九月一直阴雨绵绵。

冬,十月三日(公元189年10月29日),葬灵思何太后。董卓趁开启灵帝的陵墓文陵下葬灵思何太后时,使人悉取墓中所藏珍宝。

最初,南单于于扶罗既立,部落人杀其父者遂叛,共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于扶罗上奏朝廷提请诉讼。

恰灵帝崩,天下大乱,朝廷无暇顾及于扶罗的诉讼。

于扶罗军面临断饷断粮的境地。于扶罗于是率数千骑部众与郭太的白波军合兵寇并州太原郡,又攻陷司隶河东郡县,河东郡众多庶民逃往三辅。

董卓遣其将牛辅从陕县过黄河进入河东郡击之,不胜。牛辅退回黄河南岸的陕县董卓军大本营。

时庶民皆聚拢在坞堡等内自保,于扶罗军劫掠得不到任何好处,反而攻坞堡、庄苑时兵卒多有挫伤。

于扶罗又想回归原部落,但原部落人不接受,于扶罗乃屯于河东郡中部的平阳县。

须卜骨都侯为单于上位一年而病死,南匈奴王庭于是空着王位,暂以老王行部落事,也不接纳于扶罗回来继王位。

看完信报,韩遂惊呆了。大将军何进死了!前将军董卓进京把持了朝政!

何进竟然如此呆木,一切都是袁绍一伙人事先设好的局。

只是袁绍看走眼了董卓,认为董卓是亲袁家的将领,竭力引入京师。

袁绍原想用外戚何进家族与宦官火并,再用董卓军灭掉何家,袁家就控制了朝廷。不曾想董卓进京掌权后翻脸不认袁家。

误天下者袁绍矣!

新任洛阳令诸于曾为韩遂在洛阳读太学时的《毛诗》班的同窗,韩遂写信交给探部带给诸于,希建立联络。

董卓给窦武平反,对在陇西狄道的宝统(窦统)来说定是盼望已久的好消息,可重返洛阳为官。韩遂马上写信通知宝统。

数天后,宝统回信,表示已年过六旬,不看好时局,不愿入朝为官了。但可恢复“窦”姓了,不再称“宝”姓。

此事在凉州望族中引起不小的震动,当年紧锢之祸的逃犯竟然藏在狄道。

听闻宝统就是前雁门太守窦统,窦琼英是大将军窦武之妹,很多望族前来拜访,窦家着实风光起来。

韩遂又给联军各部首领去信:

联军的原目的是铲除遍布朝野的宦官及其族人、同流合污之辈,等朝廷大赦,率凉州子民重归大汉。

天下宦官及家族为官者已诛尽,原目的已达到,天下再无宦官。

故联军新目的更改为等待朝廷大赦,待明君贤臣主持朝政,率凉州子民重归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