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宵禁(2 / 2)

赵王迁时期可是对旱情束手无策。

而秦军一来不过几日时间便将水引进沟渠,这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那么是姓赵好还是姓秦好呢?

这王位变来变去终归都是贵族之事,与百姓无干。

老百姓就想着能否温饱。

这么一想,会为了赵国而不顾身家性命造反的那岂不是傻子?

于是王翦当下就点头同意了这个方案:

“便这么办,只是减免税赋之事还要几日后才知道结果。”

沈兵回答:

“不打紧,我等可以先行放出风声,说是已向咸阳请求减免税赋。”

“只要安排妥当,城内民心便可稳上一段时间。”

“只要过了这段农期,城内兵力便不至空虚了。”

王翦和杨端和点头表示赞同。

除此之外王翦还耍了个花招,那就是在兵营内闹出很大的动静让人以为秦军兵力充足。

不过这似乎起不了太大作用,因为兵营地处低处,周围许多百姓的房舍都能看到兵营内的虚实。

宣传攻势这方面当然由沈兵负责,王翦和杨端和也就相信沈兵。

沈兵当仁不让,毕竟事关自己身家性命半点马虎不得。

首先是去郡尉那调来困难户的数据。

这个只需要王翦交待一声然后派几个主薄去抄一份名单也就完了。

然后是拔粮。

这个也简单,只是一道命令。

重要的是人员的训练……

“宣传攻势”可不能随便派上一队人去送上一点粮聊聊天乱侃一通就可以。

王翦选出了五百余人……五千人里能挑出五百多个会讲话的已经算是不容易了。

沈兵对他们进行了为期半天的培训。

这难度还是相当大的,原因是这些兵士大多都有爵位,平时看那些庶人都不屑一顾,哪里还会对新降的赵人客气。

沈兵扬了扬手中的名册,大声对他们喊道:

“知道这些都是谁吗?”

“他们是你们的家人,你们的父母、妻儿。”

“他们在家中忍饥挨饿、翘首以待。”

“而你们,正凯旋而归提着半袋粮食回家。”

“知道该做什么了吗?”

这么一说,众人就都有了感觉,异口同声的回答:“知道!”

然后沈兵就将要洗脑的内容和要点跟他们说了一遍交待他们记住。

再让这些人分批演示一番,其中还加上了为百姓劈柴、挑水、上屋顶补漏等等。

直到沈兵感到满意时才放他们出去。

这任务贵精不贵多。

原因很简单,只需要务实有效的帮助一户人,其它人自然便会看在眼里。

百姓就是这样,而且他们还会自发的将这事宣传出去。

但如果只是走马观花送了粮食讲几句话就到下一家,那便会给人一种作秀的感觉反而得不偿失。

所以沈兵严令每人一下午只负责一户人家。

就算呆也要呆足一下午,没事也要找些事来做。

这方法果然收到了奇效,当天沈兵就感觉走在街上的百姓那种紧张戒备的神情放下了许多。

然而,沈兵的方法却不只是这些。

他打算过几天再来个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