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陕西的旱灾(2 / 2)

思来想去,朱友建也实在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自己的内帑上确实是还有一些钱,这不仅是朱友建的钱,也可以说是大明最后的一点家底了。不是真的到了最后关头,朱友建是不想再从内帑上拿钱贴补国家的。

这不是朱友建吝啬、心疼、舍不得出钱,而是因为内阁跟户部现在只要一有事,第一句话就是要请皇上发内币。这可是个无底洞,再这么搞下去,别说内帑的那点钱了,就连朱友建别院挣的那些钱也填不满这个大坑的。

大明不是小太爷一个人的大明,也是你们这些站在朝堂上的臣子们的大明。你们这些人整里不想一些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有事就让小太爷发内币。NND,小太爷就算是开印钞厂也架不住你们这么搞啊!

凭什么你们贪污受贿,吃得满嘴流油的,小太爷就合该天天跟妹子们吃糠咽菜?一说到加税的问题,你们不是说百姓负担太重了,就是觉得在与民争利了。敢好话歹话都让你们说了,小太爷活该做个亡国之君?

每每一想到这样,朱友建就真的有些想舍命不舍财了。给农民们加税他是肯定不愿意做的,可给商人们加税,那些大臣们又一个个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幸亏朱友建现在死咬着没听这些大臣们的谏言,把矿税给停下,不然这一年可就不是少收百八十万两银子那么简单的事了。

有道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别看大明一年的岁入高大千万两,可每年要支出的地方远远超过了收入。而且这种财政赤字可不是后世的那种健康的赤字,任谁看了,都会觉得触目惊心的。现在的大明哪里不需要钱?辽东已经是一只吞金的巨兽,每年都得投入几百万的银子,可见到的收益实在是小的可怜。别说把女真人赶回老家了,大明的兵马现在连辽河都过不去,只能被动的守在宁锦一线,等着女真人来进攻。

为了平定陕西那边的流民暴动,朱友建前后也已经投入了一百多万的银子。别看孙传庭打仗那么猛,把陕西各卫所的兵马整顿后练得跟下山的猛虎一般,可要没有朱友建在后边大把大把银子的投入,这一切估计也是空谈。

现在三大营和京师各卫所正在进行的军改,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光洪承畴来诉苦,就从朱友建手里抠摸走了三四十万银子。卢象升那里整顿兵马也是一直在要钱要粮,朱友建只好又让户部东挪西拼,给他凑了五十万。再加上东南、西南时不时发生点灾害和暴乱,都得给本就入不敷出的大明财政再增加一笔负担。

朱友建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像个救火员一样,不停地在调动着自己手头上可以调动的所有资源,将冒出来的火光给扑灭,唯恐各处燃起的烽烟把立国两百多年的大明给燃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