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 援军,援军!(2 / 2)

援军有足够的战舰,分兵进击即能保证对敌的突然性,也能防止残余敌军逃走,是最适合的战略。

至于在此期间会不会有更多殖民星落入敌手,这一点虽在军方的考虑之中,但从大局来讲,这也是为打赢战争而必须付出的代价。

很残忍,但这就是现实。

好在人马星域早就进入紧急状态,该疏散的早就疏散,该撤退的也早就撤退,而且人马舰队一直诱导敌军飞往错误的方向,就算部分殖民星被敌人发现,也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不久之后,援军主力抵达人马星,一万多艘主力舰分区分时脱出超光速,一时间,人马星的探测器上到处都是高强度切科辐射,满屏都是代表己方战舰的光点,若是以光学设备对准脱出区域,直接就是战舰霸屏。

一万多艘主力舰是什么概念?

放眼望去,数不清的庞大战舰占据了一大片虚空,一眼望不到头。

尽管人马战区始终守口如瓶,但那么大一支舰队,根本瞒不过有心人,没过多久,援军抵达的消息就传遍人马星,盘旋在人马星上的低气压瞬间烟消云散,一百多亿人马星民众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援军盼来了,民众的心情可想而知——或许在有些人眼里,援军就只是援军,可对身处危机之中的民众来说,来自祖国的援军不仅是胜利的曙光,更是安全的保障,等于给所有人马星民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实际上,援军若是接到消息后立即出发,起码能提前一个月抵达人马星,问题在于战争是个极度烧钱的行为,人马星域资源有限,还得优先保障百亿民众的吃饭问题,根本没有多余的给养分给援军。

武器弹药就更不用说了,支持人马舰队都有点捉襟见肘,再加上庞大的作战集群,人马星那点资源根本就不够看。

这也是科技文明的限制之一,造得起战舰,却未必有能力支持战舰的消耗,否则联邦也不会只有七个集团军——若联邦集中力量制造战舰,别说再来七个集团军,再来七十个都不是问题,但那只能解决战舰问题,操纵战舰的合格舰员,各个战位上的合格官兵,从燃料到弹药再到给养的各种消耗,每一样拿出来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哪怕是如今的联邦,也经不起那么恐怖的消耗。

正因如此,第七舰队没能第一时间出发,而是在调集舰队的同时紧急启用战备资源库,动员各种型号的运输舰四千余艘,这才勉强带齐了补给物资。

注意,这四千多艘运输舰属于辅助舰船,不计入作战序列,若是把运输舰也算上,援军的战舰总数直线飙升到两万余艘。

这些运输舰将平均分配到援军的每一支作战部队,随军一起出发,舰队打到哪里,运输队就跟到哪里。

纪律严明保障有力,虽然如今早就不是母星时代,不兴动不动就喊口号,但一代一代军人潜移默化承前启后,将很多优良传统延续至今。

战争的方式变了,战斗的平台变了,可军队还是那支军队,战士还是一样的战士,这一点不管到了什么时候,都绝不会变。

数日后,联邦第七集团军下属第四、第七战斗集群部署到位,于当日晚些时候发起全线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