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战争机器(2 / 2)

薛毅飞一脸无奈:“跟以前一样,什么消息都没有。”

渊州战役结束之后,舰队奉命撤回东马星,薛毅飞等人也随着暴风号到了这里。

换成和平时期,这批人直接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可现在是战争时期,人马星早就进入紧急状态,所有星际航班全部停运,大伙一到地头就困在这儿了,哪儿也去不了。

好在东马舰队还算有点良心,没把这批人抛在一边,而是给了几个选择。

一是特招身份继续留在陆战队,做一些后勤支援工作,也可以说是陆战队的预备人员。

二是离开舰队,根据东马星的安排,和这里的民众一起疏散。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讲一讲东马星目前面临的局面。

打完渊州战役之后,东马星域没再发现成规模的鱼眼舰队,但是北马方向简直就是一日不如一日,再加上东马星域内还有许多零散的鱼眼战舰,军区决定防患于未然,对隶属东马星管辖的所有殖民星下达了战备命令。

简单点说,就是全面动员,预备役集结转为现役,彻底疏散民众,工业生产全面转向军工,各种大型掩体、隐蔽阵地、特殊装备全部提上日程。

东马星更是从数据库里找出数百年前的设计图纸,把所有家底全都掏出来,誓要将东马星打造成一座超级堡垒。

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陈翊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一份数百年前的图纸,还跟宝贝似的一个劲显摆?

可实际上是这样么?

或许图纸上的武器装备已经过时,但人类选择殖民星的标准一直都没变过,卫星加行星更是殖民舰队的最爱。

而这份图纸,就是按照一星一卫模式设计出来的标准方案,还是那种模块快拼接方案,看哪里不顺眼,把哪里换掉就完了。

比如将激光矩阵替换为高能光束炮;比如增加电磁炮的比例;比如大幅度增加内藏核弹的武装卫星。

薛毅飞等人参与的,就是位于远月上的防御工程。

不过老话说的好,破坏容易建设难,军方非常清楚一味的防御不是办法,所以疏散和防御工程只是最后的手段,真正的重头戏还是动员和扩充舰队。

或许在某些人眼里,组建新的舰队才是王道,扩充旧有舰队的做法太过保守。

但是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新舰队的组建涉及到方方面面,说组建简单,不过上嘴皮碰碰嘴皮的事,但实际上呢?

首先人员你得有吧?陆军倒是好办,街上随便拉几个人都能临时顶一顶,舰队就不成了,每一个岗位都需要足够的专业知识,而且很多东西都是军方独有,就是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来了,也得好好学一阵子,彻底吃透业务知识,才能拿到上岗资格。

注意,这还只是拿到上岗资格,而不是成为一名合格的舰员!

不过问题不是很大,毕竟是星际时代,民间不缺星际运输企业,而且这样的企业往往都有军事背景,其成员都要定期参加军训,一旦接到动员令,船只即刻转为军用,船员即刻转为舰员。

民转军无缝对接,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