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目的不同,方法不同(2 / 2)

老薛还是不怎么放心:“一会儿飞艇上去了,你匀点炮弹上去,让飞艇走远点再往下扔。”

“收到!”

通讯结束,薛毅飞回身大吼:“一组,跟我来!”

二十多个人一拥而上,将预留的几块装甲板拼在一起,用激光焊住接缝,所有人一齐出力,用沉重的装甲板封死天窗。

虽然仓库里只有金属粉末,棕狼进去了也不损失什么。但库房里金属箱堆积如山,空间狭窄通道复杂,一旦棕狼进入,清除是个大麻烦,搞不好还会影响后续的转运计划,所以必须防患于未然。

飞艇抵达柱山,炮组马上把缆索牢牢固定在一株直径不下三米的大树上,正式建立连通上下的索道。

“撤!”老薛第一个摘下升降器挂在缆索上,启动升降器后,只有巴掌长的滑轮组快速旋转,带动老薛逆行而上,没多一会儿就登上了山顶。

这时飞艇还在柱山上方,正挪向侧面移动,为炮兵阵地让开射界。

薛毅飞松水落地,项晓波第一个冲过来:“队长,有什么需要我干的?”

老薛像赶苍蝇一样挥挥手:“一边呆着去,老实等着!”

项晓波喔了一声,很失落地走到一边。

一身软式外骨骼的罗胖子迎了上来……这东西可以视为软式防弹衣和外骨骼的结合体,优点是更换软式防护层,就能适应多种体型,特别是类似罗胖子的特殊体型;缺点是强度不足,携带装备也比硬式动力装甲麻烦得多。

薛毅飞抢先说话:“老罗,还有多远?”

“六公里左右,我这儿都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开炮。”

数米之外,六个战士已经做好开炮准备,原本折在身后的短粗炮管竖在肩上,炮管通过柔性输弹结构与硕大的弹药箱连接在一起。

这东西全称48式超轻型迫榴炮,是动力装甲的专用火力支援装备,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炮管直径为48mm。

这是一种非常方便的武器,既可以在机动状态下使用装甲携带的炮弹,也可以在阵地状态下外接弹药箱,为己方提供持续火力。

老薛还听过一点小道消息,据说鹭州根本就没装备这玩意,席卷全球的狼潮暴发之后,缺乏重火力的殖民部队深陷火力不足的烦恼。

根据各个部队的反馈,眼下最需要的不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是一种射程适中、射速快、覆盖面积大兼机动灵活的轻型支援火力。

这样的要求乍一看很没道理,对付狼群,不是杀伤力越大越好么?

话是这么说,但武器的威力,不仅和它们的科技含量有着直接关系,还跟它们的体积息息相关。

鹭岛有能力制造重型武器,却很难把它们运到需要的地方去,加上重型武器技术含量高,制造和使用成本居高不下,用那些先进的重型装备打棕狼,呵呵,比大炮打蚊子还要奢侈。

棕狼只是一种特殊生物,即没有装甲也没超凡的速度,仅有的优势就是凶残和压倒性的数量。

好么,为了对付一只棕狼,二话不说就是一枚洲际导弹,这不是开玩笑么?

对付这种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轻火力覆盖,于是鹭岛选中了这种制造方便,使用方便,携带同样方便的超轻型迫榴炮。

武器这东西,确实是越贵越先进越好,可用的时候,还得看到底合适不合适。很多时候并不是威力越大越好,而是必须考虑具体使用环境。

最明显的是例子就是军刀。人类已经进入星际殖民时代近四千年,但军刀依然是每一个军人的标准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