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凶之兆(2 / 2)

李尚书昌庆帝板着脸喊了一声。

臣在。

朕刚说的,你没有听清

臣听清了。但如今边西军中唯有程参议可与西姜猛将一站。臣担忧若是把程参议调回京城,西征军损失会更大。李尚书一脸为难地道。

朕不管这些。朕只知道,各司其职各归其位才是正道,赶紧把程参议调回来昌庆帝一脸任性。

那有可能是他的嫡皇子,他再爱民如子,能有亲儿子重要

李尚书几乎要忍不住翻白眼了。

他们皇上就算不是那种千古明君,可平时都还正常啊,现在一副昏君附体的模样是怎么回事

咳咳。察觉有些不妥,昌庆帝咳嗽两声,解释道,程参议是文状元,未来的国之栋梁,万一折损在战场上,那是大梁的损失。满朝这么多武将,难道要一位状元郎去冲锋陷阵你们不觉得羞愧吗

这个魏无行,平时威风八面,原来也不过如此,还要让他儿子上阵杀敌。

昌庆帝越想越气,脸色沉得难看。

上朝的武官再也站不住,皆跪下来请罪。

李尚书赶忙应了下来。

昌庆帝气顺了些,又问:直沽地动,众臣以为该如何善后

这个议题已经讨论了数次,此番再次提起,众臣自是抛出各自见解。

昌庆帝瞥了太子一眼:太子有什么想法

太子出列,朗声道:父皇,儿臣以为,直沽地动必有大量伤亡,而此时正逢盛夏,要尽快准备大量防疫药材运往直沽,安顿灾民防止瘟疫蔓延是当务之急。

嗯。昌庆帝听太子说得有模有样,点了点头,还有么

太子沉吟了一下,道:自古地动被视为不吉之兆,且直沽临近京城,更易引起人心惶惶。儿臣认为该采取祭天等措施,安抚民心。

昌庆帝不料太子还能想到这里,赞许地点点头:太子说的有道理,众爱卿以为如何

众臣纷纷称是。

陈监正,尽快选定良辰吉时,祭天祈福。昌庆帝说完看向太子,太子,此次祭天,就由你负责吧。

太子大喜,单膝下跪道:儿臣领旨。

父皇让他祭天祈福,无疑是在向全天下人宣告,他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那些流言不过是无稽之谈罢了。

思及此处,太子难掩激动,拢在衣袖中的手忍不住轻颤。

众臣纷纷领会到昌庆帝的用意,再看向太子就比先前更多了几分恭敬,下朝时围过来问好的臣子明显多起来。

太子一改先前的倨傲,与大臣们寒暄客套,谦逊中带了矜持,瞧着比以往还多了些储君风范。

许多人心道,看来那些流言是动摇不了太子的储君地位了。

众臣各怀心思往外走,才走到殿外,忽觉眼前一黑,不由同时抬头望天。

就见那轮光芒四射的金乌此时变成隐隐发红的圆盘,忽地就少了一块。

众臣一时反应不过来,怔怔而立。

钦天监陈监正大惊失色,狼狈倒地,痛哭流涕喊道:天狗食日,天狗食日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