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1 / 2)

一刀倾情 安喜县尉 3598 字 2019-11-20

 朱三家见厉秋风一脸凝重,心下却也是惊疑不定。厉秋风思忖了片刻,对朱三家说道:“朱大哥,你说密道中有一座静心寺,里面设有极厉害的机关,我想去瞧瞧,不知道朱大哥是否能够带路?”

朱三家悚然一惊,看着厉秋风,怔了片刻才道:“厉公子,我朱家历代先祖都留下话来,静心寺是当年姚广孝亲自修建,里面遍布机关消息,若是闯了进去,触碰了机关,那是有去无回……”

厉秋风不待他说完,便即说道:“可是朱家先祖又为何会让后人在洞窟之中遇险之时,到那静心寺中去避难?”

朱三家道:“厉公子,据我家先祖所说,日后若是在洞窟之中遭遇不测,可暂时进入静心寺中避难,这确是不假。只不过先祖说过,避难之时,在进入静心寺之前,须得先断开进入寺门处通道中的杀人机关,这才能进入静心寺寺门之内。只是进寺之后,只能在院子之中等候,绝对不能进入大殿和厢房,否则机关发动,必将是玉石俱焚,朱氏子孙,将死无葬身之地,慎之慎之。厉公子,这句话在我朱家历代相传,一直传至今日,想来绝非虚言恫吓……”

朱三家说到此处,声音已自微微发抖。厉秋风见他面色大变,自然知道他所言非虚,只不过想起以姚广孝之能,既然在这洞窟之中建了一座寺院,其中必然隐藏着极大的秘密。群豪被困于此处,根源在于朝廷党争,党争的背后,却又是皇家骨肉相残。而这一切的一切,与百年之前那场靖难之役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发动靖难之役的虽然是燕王朱棣,煽动他起兵并为之出谋划策的主谋,却正是那位被称为“黑衣宰相”的姚广孝。这位精通释、道、儒三教的一代高僧,不只洞悉世情,胸藏锦绣文章,更是一位武功绝伦的大高手、大宗师。依朱三家所说,朱家先祖既然严令后代子孙不得擅入静心寺,里面定然有姚广孝不想为世人所知的秘密。而这秘密,对于厉秋风来说,却有着无穷的魔力,吸引着他一定要去查一个究竟。

厉秋风思忖了片刻,对朱三家说道:“朱大哥,有一件事,恐怕要得罪朱家的先祖……”

朱三家未等他说完,便即开口说道:“厉公子,你想破解静心寺,尽管去便是。”

厉秋风一怔,想不到朱三家竟然猜到了自己的心思,正想说话,却听朱三家接着说道:“其实这几十年来,我也一直在想,留着这个洞窟,对于大明江山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当年燕王起兵,与建文帝争夺天下,双方你来我往,打了足足三年,战死疆场之上的官兵不下三四十万。南军围攻北平,双方十余场大战,北平城下尸横遍野,百余里内不见人烟。城中数次断粮,饿死的百姓不计其数。其后北军南下,一路烧杀抢掠,围济南,攻应天,死于乱军之中的百姓不下百万。皇家争夺帝位,与天下百姓何干?燕王登基做了皇帝,屠杀建文帝遗臣,别的不说,单只诛方孝孺十族,惨死者已近千人。这上百万条性命,大多都是白白送掉。”

朱三家说到此处,心中激动之极,声音已自颤了,稍停了片刻,这才略略恢复了平静,接着说道:“燕王做了皇帝,将这洞窟留了下来,仍令沙家和朱家世代守护着这里。虽是担心京城为敌军围困,留此地为反攻的根基。只不过这百余年来,却从来没有半分作用。即便当年英宗北狩,瓦剌大举入关,朝廷乱成一团,这虎头岩却仍是一片沉寂。若无于少保力挽狂澜,大明江山早已倾覆。其时大明精锐尽数毁于土木堡一役,勤王之兵大多是各地督抚临时召集,如何是士气正盛、粮草充足的鞑子兵的敌手?只是偏偏是这些刚刚穿上号衣、甚至连战阵都没上过的疲弱之兵,最终赶走了鞑子,保住了京城。可见决胜战场的并不只是兵器粮草,而是人心所向。这洞窟之中所藏的粮草辎重,若是被居心叵测的恶人占据,天下必将大乱,到时兵连祸结,不免血流成河,只怕为祸之惨烈,不在昔年靖难之役之下。静心寺是姚广孝所建,其中自然有这洞窟的秘密,厉公子此举,正合我意……”

厉秋风想不到朱三家居然有这样一番见解,心下既惊奇、又佩服,忍不住颤声说道:“朱大哥,你这番胸怀,当真是世间少有。与朱大哥相比,厉某的眼界却是忒也小了。”

朱三家摇了摇头,道:“还有一层意思,却是我老朱的私心。百余年前,我朱家先祖和沙家先祖在这洞窟之中,曾害了数百位工匠的性命。监守工匠打造兵器的官兵,只怕大半也死在他们手中。虽说当年两人是奉了燕王和姚广孝的命令做下此事,却也是罪孽深重。这百余年来,我家历代祖先虽未明说,却也知道他们心中定然是悔恨无比。自我懂事之时起,便发觉家父每日里闷闷不乐,也听母亲说过,他时常在睡梦中惨叫惊醒,醒来时大汗淋漓。又在家中建有佛堂,早晚必烧香诵经,诚心忏悔。我年幼之时尚不知他所为何事,只是年纪渐长,渐渐明白他这番举动,是为了超度当年惨死在我朱家祖先手中的那数百名工匠的冤魂。家父身体一直不好,实是受不住内心忧思所致,最后吐血而亡,便也是根源于此。若是能毁了这洞窟,不再使得这些辎重粮草为祸天下,也算是我朱家为天下百姓做了一点好事,或许能稍减几分朱家先祖当年造的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