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七章 弹劾私人生活?(2 / 2)

“三十分钟前得到消息,今天早上有内线紧急传递情报有一笔数额巨大的资金从民党的几个户头上转给了同一个人。”廖志鹏十万火急地道。</p>

</p>

王茂如尽管内心震惊不已,不过很快他又恢复淡然,声地问道:“是在哪家银行进行的交割手续?华夏银行?还是交通银行?或者是南方银行?”</p>

“不是中国的银行,是日本正银银行。”</p>

“哦,他们将资金转给了谁?”</p>

“根据我留在日本正银银行的间谍传递的消息,这个户头已经开了四年了,第一笔资金全部都是真金白银兑换的日元,而且储存地是沈阳,所以我认定这个人不是日本人。而四年前在沈阳的只能是国防军军官,因此我怀疑是国防军内部有人将消息透露给了民党。”</p>

王茂如皱起了眉头,心中翻江倒海,但表面装作毫不在乎,笑着了头:“好,我知道了,你继续追查,你们的调查公司很好。”</p>

此时主席台上的廖仲恺继续弹劾着王茂如,道:“前清帝国,纵然国富民强,然而民智未开,慈禧贸然对八国宣战导致中华沦陷。从此中国一蹶不振,何也?因为慈禧冒然挑战世界秩序,挑战和平,站在非正义一方。各位议员们,我们不是那种激进青年,少年,我们是这个时代的精英分子,我们站在国家的最高决策位置。我们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我们的家园,我们需要理智,理智,再理智地对待这件事。有些事情看起来非常美好,这就像是两个人相互看对方不顺眼,一个把另一个杀了,固然是扬眉吐气了,可是后果是什么呢?会不会让我们这个国家再一次四分五裂,再一次葬送了大好的和平环境?今日我弹劾王总长,并非要他下野,而是弹劾他两,一是在没有经过国会的批准下,擅自与苏俄签订有可能导致我国陷入混战的条约,注意,是没有经过国会批准——诸位,大家想一下,国会的设定是为了什么呢?国会存在的意义便在于监督国家,以众人之力避免中国走向歧路。”</p>

“诶,果然。”王茂如笑道,杨度也道:“果真如此,他总算是提到了国会。”</p>

廖仲恺挥舞着双手大声道:“昔日护法战争为何发生,皆因袁总统抛弃国会,置民众意愿于不顾。诸位,大家要注意了,我们不能再一次经历袁总统身上发生的一切了。今日抛开国会,明日就可以称帝!”最后一句他大声叫喊出来,台下寂静一片,只有闪光灯的声音呼呼发出,国会内越来越热,有的议员和记者已经开始脱掉马甲了。廖仲恺站在台上也是全身是汗,即是因为今天的发挥,又是因为早上的消息太过突然让他现在思绪仍然不能集中。</p>

“……其次,我要弹劾王茂如的原因则是他的个人与外国纠葛不清。”廖仲恺忽然话锋一转道。</p>

“什么?”众人纷纷震惊起来,这相当于便向的在指责王茂如卖国啊,一个堂堂国防总长卖国?这条消息足以引爆全中国啊。</p>

有议员站起来大声喊道:“廖仲恺,如果今天你不把话明白,你就是诽谤国家领导人!更是妄图制造国家混乱!如果今天你的话是假的,那么你就要自杀以谢天下!”</p>

廖仲恺向大家伸手示意安静,可是下面没有什么人能够安静下来,支持王茂如的一个个义愤填膺,反对王茂如也交头接耳,记者们更是努力记下这个爆炸性新闻。也有熟悉的民党议员心中开始怀疑,为什么廖仲恺会这么,因为之前的弹劾方向中是没有这一条的。</p>

“诸位。”王茂如忽然站了起来,冲大家大声喊道,“都坐下,坐下,听廖议员讲下去,我洗耳恭听。”见当事人如此淡定,且王茂如作为军人,自然身上带着余威,众人这才纷纷停止讨论。</p>

“在这里我要弹劾王茂如总长的是,他与某些国家的女人纠缠不清!”廖仲恺忽然道,“他的一个情人,据我所知就是俄国的女大公塔吉扬娜,而塔吉扬娜女大公的私生子前皇储安德烈,我有证据证明他是王总长的儿子。”</p>

“轰!”顿时国会大厅里人生仿佛爆炸了一番,众人纷纷叫喊起来,弹劾弹出了桃色新闻,这还真是……怎么呢,真有趣啊。王茂如眉头紧皱,他觉得失态严重,是的,是事态严重了,并不是荒谬,因根据事先得到的情报和一直以来民党的弹劾方向,都是他这次牵扯出来的中国与外国的争端,他也是在此做准备工作和还击,甚至演讲稿也是如此准备,可是如今廖仲恺的弹劾方想万万没想到居然是弹劾他的私生活——弹劾私生活如果能够让人下野的话,那国会的人不是傻子就是神经病了。国会议员们也心中恼怒不已,民党不是在玩我们吗?他们是要干什么?当我们是傻子吗?这里是国会,不是娱乐报纸,弹劾别人私生活有意思吗?我们大过年的被一纸急电召集到北京来,却是为了听八卦新闻吗?</p>

廖仲恺先是面露苦涩,似乎是早就料到如今的情况,但是他仍旧接着道:“所以,当初国防军干涉俄国内战帮助沙皇俄国,其目的完全是出于援助自己的岳父,并非出于为国为民。所以我弹劾王茂如的第二条理由就是,他将国防军——国家军队视为自己的私人财产,利用国防军千万个生命来实现自己私人感情的目的……”</p>

“……总之。”廖仲恺放下弹劾稿,对众人喊道:“本次弹劾,希望国人警醒,希望尚武将军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要再犯。本着治病救人惩前毖后的原则,更加希望国家不会再一次因为走错了道路而将大好的机会丧失殆尽。”(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