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森计划是一个双赢的计划,中国帮助德国解决了劳动力过剩战争创伤和欧战遭受制裁的问题,德国帮助中国解决了科技军事农业工业等各方面的问题。而因为有了诸多德国人,王茂如特地对教育部长徐鼐霖强调了德国在全世界最领先的技术学校的问题。德国的工业强大是依靠着大量的技工学校村子,即使几经战乱发生,德国的技术学校没有一家关闭。(即使今天在德国每一所技术学校都有近百年的历史)</p>
徐鼐霖立即与教育部官员等人研究,制定了一份中国技术学校培训计划,在计划中教育部要建立三百所技术学校,其中两百所中学专业技术学校一百所大学专业技术学校,这份计划非常庞大,徐鼐霖认为中国可以用二十年完成这份计划。如今的教育次长是年轻的北大教授胡适,这份职业学校培养计划也是由胡适执笔完成。同时胡适提出了改计划的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政府的扶持力度问题。中国政坛一日三变,从去年开始总算是稳定下来,可是谁能保证这份二十年计划不会因为总统的改选而夭折。</p>
徐鼐霖给胡适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份计划并非总统府提出,而是由军部提出的,胡适听罢之后久久不语,最后才:“计划得以完成总算无忧,只是尚武将军终于开始干涉整治了。”徐鼐霖也苦笑道:“如今中国,总统不谋其政,总理不关注教育,最重视教育的反而是军人,你我又能如何?”胡适是个睿智的人,自然不会批评王茂如,只是笑了笑,继续做她的教育次长兼北大教授。</p>
教育部的二十年三百所技术学校计划又被称为之为二零三零计划,很快被教育部作为了重计划,这份计划与普及初等教育一样重要,也被树为教育部两大工程之一。可是这两大工程都需要钱,这钱从哪来?国家拨款不多,钱只能私人募捐,王茂如率先伸出了手,他从个人资产中拿出五百万银元捐给教育部实现初等教育计划与二零三零计划,在王茂如的带领之下,民国富裕阶层纷纷对教育部伸出援手。</p>
这个年代的人还是有良心的,有道德,有正确价值观的,比起百年后的富人,这个年代的富人简直人人都是慈善家。王茂如非常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个年代中,也非常渴望让这种人人心存感恩,福泽他人的慈善之心保留下去。</p>
民国十一年十一月的一天,王茂如坐在办公室中正在看着一些军官的升迁报告,密电司李文彬跑了过来,道:“秀帅,沙俄军队突围出察里津了。”</p>
王茂如道:“他们真的放弃查里津了?”</p>
“是的。”</p>
李文彬又道:“俄国女皇向世界各国发布通电求援,大总统将俄国求援电报转交给我们,请我们给他一个准确的评估。”</p>
王茂如长叹一声,道:“开会吧,蒋副司令,参谋总长,参谋次长,军务总长次长,后勤总长次长,所有八个分部的总长次长都必须到齐。”</p>
除了后勤总长米少柏在广东为黄埔陆军士官学院揭牌以及路航次长潘世忠在为一款新型飞机做督导外其余人悉数到齐。首先王茂如让冯尹彬给大家介绍一下俄国战况,通过各种电报以及情报,参谋部综合分析出来俄国的大致战况。</p>
</p>
今年七月开始俄国以十二路集团军总计二百八十万兵力对沙俄进行大反攻,这一次反攻的决心比起过往更加坚决,苏俄军队切断了沙俄的后援,甚至将沙俄向东方驱赶。沙俄以一百万兵力坚守察里津,三个月后,察里津城内几乎弹尽粮绝。让沙俄最高司令官高尔察克大元帅原本以为可以坚守两年的察里津,被苏俄人用血肉之躯一间屋子一栋楼房地逐渐爆破,察里津外围居然没有一座完整的房子。同时为了分割察里津中的沙俄军队,苏俄使用了水雷和军舰撞毁了横穿察里津的伏尔加河上的所有桥梁。</p>
沙俄军队坚守到了第四个月后终于无法继续坚持下去了,此时苏俄忽然撤掉了东面的防守军队,从南西北三个方向加速攻击。托洛茨基的目的是在冬天来临之前,将沙俄军队从察里津赶出去,把他们赶到苍茫的野外,再对他们进行追杀,从而全歼敌人。这是中国兵法中的围三缺一之计,这种方式看起来简单,而且还特别实用。长达五个月的攻击,让察里津的沙俄军队看不到生还的希望,现在苏俄军队突然给了他们一个希望,岂能不让他们不顾理智地逃走?(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