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重树历史 第六百九十三章 重机枪、榴弹枪和火箭筒(2 / 2)

为了对抗rì本的这款排级单兵支援武器,国防军也是煞费苦心,并且最终确定了枪式榴弹发shè器,即榴弹枪。最早的榴弹发shè器是莱茵金属公司在191年发明的,其主要作用并不是单兵支援武器,而是用于发shè信号弹。不过后来经过改进,榴弹枪除了信号弹之外,还可以发shè型枪榴弹,散弹。</p>

刘庆恩随后诡异一笑,声地:“其实还可以发shè型毒气弹。”</p>

王茂如笑了起来,头道:“这个我喜欢,型毒气弹,很好,最好是那种持续时间不长,侵蚀速度较快,容易挥发的毒气弹。以方便我军迅速占领战壕,嗯,不错,不错,毒气弹是个好东西啊,我们没有参加什么破协议,不必顾虑这个。”</p>

刘庆恩双手一摊道:“这我就无能为力了,我不是化学专家。”</p>

这款榴弹枪全长不过800毫米,发shè管长88毫米,口径为4毫米,最大shè程为50米(以45度发shè),采用单发式发shè。</p>

王茂如饶有兴致地看到一旁有一个很多口袋的马甲,便拿了起来问刘庆恩这马甲是干什么用的,刘庆恩将马甲翻了过来,原来放置的时候防反了,反过来之后这马甲的正面才显露出来,是一个一个挂着空壳弹的战术马甲。刘庆恩这也是一个年轻人shè击的,专门为榴弹枪手准备的战术马甲。原本大家的计划是在做一个武装带,在武装带上挂着榴弹,不过这样跑起来和供弹有些困难,于是这个年轻人就发明了战术马甲。</p>

战术马甲的设计者叫做黄平方,是一个广西伙子,黑瘦黑瘦的,一话一口浓厚的广西味普通话迎面而来,一张嘴便逗得大家前仰后合。</p>

王茂如笑着这黄平方得表扬鼓励,不过你这战术马甲我很是喜欢,可不可以送给我,刘庆恩道:“你拿去好了,这是残次品,哈哈哈。”王茂如残次品也是好东西,它见证着我们中国的军工从无到有从到大从弱到强的变迁。该款榴弹枪的名称被称之为跳蚤一式榴弹枪,之所以称之为跳蚤,是因为榴弹枪的设计方式的采用曲线shè击,就像是跳蚤一样榴弹弹子跳过去的。王茂如这个名字很亲切,就叫跳蚤一式吧,感觉不错,也很有中国特sè。</p>

接下来王茂如观察到的是改进之后的火箭筒设计方案,由于7mm火箭筒实在就是一个大二踢脚,尽管shè程远jīng准较高,但是攻击了太弱了。因此重新设计的火箭筒为了增加攻击力,火箭筒的口径特地增加了许多。军科司现在手中有六种口径的火箭筒,分别是4mm,56mm,6mm,7mm,78mm,88mm,其中大多数人倾向于6mm口径,因为中国士兵的身体能力限制,如果火箭筒口径过大,那么相应的火箭筒和火箭弹的重量要非常大,中国士兵并不像欧美白人一样拥有那样健壮的身体,大多数士兵还是以灵活ìng为主,所以6mm口径火箭筒正好适合。</p>

王茂如亲自实验扛起6火箭筒,自觉得并不是那么特别重,但考虑道要行军背负还真有些不便。当然,对于长期接受训练的士兵,这一是可以适应的。这种武器作为单兵武器应该属于特别支援型,或者在规模战役局部冲突中使用,装备到全军应该并不现实。王茂如于是问刘庆恩,在开发设计的时候,火箭筒配备的级别是哪一级,刘庆恩6火箭筒是配备到连级,是与榴弹枪一样的支援型武器,只是榴弹枪是曲线shè击,火箭筒是曲线shè击,榴弹枪是攻击敌方掩体后的敌人,火箭筒则是摧毁对方掩体,二者作用不同,同时又能相互支援。</p>

当然6火箭筒缺也很多,首先由于是曲线shè击它在发shè的时候容易受到攻击,其次6火箭弹由于重量较大,因此在行军过程中携弹量势必不会过多,第三个缺就是6火箭筒连续发shè五发之后,火箭筒温度过高,不宜在发shè,否则引起火箭筒变形或者炸膛,第四个缺是6火箭的shè程短了许多,仅为两百米,它不再追求shè击的距离而是追求爆炸的威力。</p>

也正因为6火箭筒的缺同样多多,军工司并没有立即将这一款全新的火箭筒投入生产,而是留在此继续开发研究。(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