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时代奇迹(2 / 2)

帝国风云 闪烁 5426 字 2019-11-09

这种被命名为HO3型的液氢液氧发动机直到一九七三年底才研制成功,并且制造出了第一批四台样机,然后就开始了紧张的测试工作,其台架测试达到了八十吨的最大推理,而理论计算出的真空推力为九十六吨。

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个难题。

火箭的第二级设计总推力必须达到四百四十吨,不然就无法把月球飞船运送到近地转移轨道上。

显然,HO3的推力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水平上。

如果采用五台并联,大气层内的推力只有四百吨,而六台并联有四百八十吨,与实际需要的四百四十吨都有四十吨的差距。

要知道,火箭推力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越合适越好。

所幸的是,在一九七零年底,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

这就是,月球飞船在完成了总体设计之后,确定其总体质量能够控制在一百一十吨到一百二十吨之间。

也就是说,第三级的总质量至少能减少二十吨。

这就意味着,第二级只需要四百吨的总推力。

这下,运载火箭的第二级设计方案确定了下来,即采用五太HO3型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并联,产生四百吨的大气层内推力。

解决了第二级的问题,第三级火箭发动机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这就是,运载火箭的第三级也采用HO3型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只不过是具备两次点火能力的HO3S型。在第一次点火之后,第三级将把月球飞船送入近地轨道,然后由宇航员对月球飞船进行全面检查,在确认月球飞船的各个系统都正常之后,第三级将进行第二次点火,把月球飞船送入月球轨道,最终坠毁在月球表面上。到这个时候,运载火箭完成了其所有使命。

当然,第三级还有一个重要使命,即撞击月球。

这是一项很重要的科研任务,即通过撞击,对月球进行地质测量,让科学家掌握与获取月球的地质信息。

可以说,HO3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在航天飞机问世之前,HO3是世界上推力最大的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不但在载人登月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参与了后来的多项航天工程,包括建造空间站,向火星发shè探测器等等。

事实上,HO3的技术水平超越了整个时代。

直到二十世纪末,HO3都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可靠的液氢液氧火箭发动机,在其总共二百四十八次发shè中,只有三次失败记录,可靠xìng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九,甚至高于同时代的煤油液氧火箭发动机。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在重启登月计划的时候,都借助了研制HO3的技术储备。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能够在一九七三年底研制出HO3液氢液氧运载火箭,本身就是一个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代的奇迹。

当然,在载人登月工程中,类似的奇迹并不少见。

比如,为载人登月工程研制的“擎天”运载火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运载火箭,其起飞质量超过了三千吨,第一级推力高达三千五百吨,近地轨道发shè能力为一百二十吨,月球轨道发shè能力为五十吨。这些记录,足足保持了七十七年,要到二十一世纪的第四个十年,才会被超越。

更重要的是,“擎天”火箭的可靠xìng非常高。

在其总共三十二次发shè中,只有一次失败,可靠xìng高达百分之九十六,而同一时代的其他运载火箭的可靠xìng都没有超过百分之九十。

必须承认,以钱仲三为代表的中国火箭工程师,用超越这个时代的智慧,创造出了超越这个时代的科技产物。

在中国航空航天博物馆外,就用一枚“擎天”火箭的缩比模型做为标志。

冷战结束之后,中国的新闻媒体评出了冷战期间一百位为国家做出了重大贡献、对时代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科学家,钱仲三就名列前矛,排在地三位,其前面是核武器之父与现代计算机之父。

此外,新闻媒体还排出了冷战时期一百名对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名人,而顾祝同高居榜首。当然,这不仅仅与他主导了载人登月工程有关,还跟他在其他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有密切关系。

只是,推动载人登月工程是顾祝同脱下军装之后,做的第一件大事。

或者说是他以政治家身份,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的第一笔,浓墨重彩的一笔。(未完待续。。)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