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战列(2 / 2)

帝国风云 闪烁 4828 字 2019-11-09

当然,优势依然在美军手中。

美军六艘速战列舰,总共有五十四门十六英寸舰炮,如果使用重弹,一次齐shè的弹药投掷两超过了六十吨,而中国海军的五艘速战列舰只有四十门三百八十毫米主炮,即便使用钨合金穿甲弹,一次齐shè的弹药投掷量也不到四十吨。在火力密度上,美军是中国舰队的一点三五倍。

只是,决定炮战胜负的,不仅仅是主炮数量与弹药投掷能力。

在夜间的远距离炮战中,炮击的准确率,也就是火控系统的xìng能要比主炮数量、以及炮弹重量重要得多。

当然,炮弹的威力也很重要。

虽然六艘美军速战列舰配备的是清一sè的十六英寸舰炮,而且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弹的质量超过了一点一吨,但是根据中国海军在战后做的测试,即便用k7型舰炮发shè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弹,其威力也比不上中国海军的三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特别是在shè程超过二十公里的时候,三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的穿甲能力有很明显的优势,且造成的损伤要比十六英寸重弹严重得多。主要就是,在采用钨合金提高炮弹的密度之后,可以相应的增加装药量。中国海军在大战期间获得的第一种三百八十毫米钨合金穿甲弹的装药量高达七十七公斤,而美军的十六英寸重弹的装药量只有三十四公斤。此外,钨合金属于硬质合金,在高速撞击后很容易破碎,因此钨合金穿甲弹在爆炸之后,能够产生多的破片,对舰体内目标的杀伤力比普通穿甲弹高得多。

当然,关键还是在火控系统上。

虽然美军的六艘主力舰都配备了雷达火控系统,但是在此之前,美军从来没有在战斗中使用过雷达火控系统。也就是说,美军还没有掌握这种火控系统,不清楚雷达火控系统存在的弊端。

显然,对中国海军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

要知道,中国海军使用雷达火控系统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一年,而且参加了多场海战,早就掌握了使用雷达火控系统的技巧。此外,当时配备给大型战舰的,已经是第二代雷达火控系统,重点解决了海面杂波干扰,并且具备了直接测量弹道的能力,因此能够jīng确修正弹道偏差。

与第一代雷达火控系统相比,第二代雷达火控系统的xìng能先进了许多。

比如,第一代雷达火控系统只能够通过测量炮弹炸起的水柱,来大致确定弹着点的与目标的距离,从而修正弹道。显然,这是很低下的测量方式,而且误差很大,jīng度根本无法满足炮战需求。

直接测量炮弹的弹道,对提高炮击jīng度、甚至是提高开火速度有很大的帮助。

原因很简单,在测出了炮弹的弹道之后,就能大致计算出弹着点,也就能够大致判断出偏差有多大,从而可以直接修正炮击参数,然后重开火,而不是等到炮弹落到目标附近之后能再次开火。

要知道,在远程炮战中,炮弹的飞行时间并不短。

如果交战距离为二十公里,那么炮口初速在每秒九百米左右的炮弹需要一分钟左右能飞完全程,而战列舰主炮的shè速基本上都在每分钟两枚以上。显然,在以往的炮战中,战列舰不可能以速度开火。通过雷达火控系统解决了弹道修正问题之后,就能让战列舰以速度开火。

显然,这是美军战列舰不具备的能力。

如果把开火速度算上,那么美军六艘战列舰的火力反而不如中国海军的五艘战列舰。

也正是如此,罗成刚对这场战斗很有信心。

同样的道理,在用五艘速战列舰咬住美军的六艘速战列舰之后,罗成刚自然有理由让第二战列去对付美军的两艘大型巡洋舰。

事实上,罗成刚把希望就寄托在了第二战列身上。

如果第二战列能够迅速取得胜利,那么至少三艘大型巡洋舰能够参加主力决战,用来对付美军弱的两艘速战列舰,而主力战列里的五艘速战列舰则能够集中力量对付另外四艘美军战列舰。

到这个时候,双方的兵力对比将发生反转。

当然,前提条件是,在第二战列取得胜利之前,罗成刚直接指挥的主力战列至少得保持足够的战斗力,绝对不能败下阵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