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打破僵局(2 / 2)

帝国风云 闪烁 5071 字 2019-11-09

当然,大力发展快商船,也与海军的支持有关

可以说,从一开始,海军就盯上了这些快商船,因此从一九三七年开始,中国海军就为每一艘排水量在一万吨以上、航过二十四节的快商船提供建造补贴,以此带动海运企业订购多的快商船在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零年之间,中国的海运企业总共订购了七十八艘该类型的快商船,其中五十六艘在大战爆发前交付,另外二十二艘也在一九四一年中期之前交付

这些快商船,成为了中国海军中“准战舰”的中流砥柱

大战期间,包括在大战前订购的七十八艘快商船在内的、总共有二百三十四艘快商船被改造成了战舰,其中一百一十八艘被改造成了小型航母,而航过二十四节的小型航母就有六十四艘之多

由此可见,中国海军的小型航母,几乎都是由商船改造而来的

当然,这也与中国在大战期间的国情有关

这就是,在整个大战期间,中国海军的造舰计划都没有能够按时完成,大批已经完成设计的战舰因为建造能力不足,只能延迟开工时间、或者是停留在设计阶段,因此各大造船厂根本没有能力专门建造小型航母事实上,把商船改造成小型航母,也主要由一些小型造船厂承担

必须承认,中国海军发展小型航母的方式,有很大的优势这就是,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数量众多的小型航母,而且实际花费远比建造小型航母低得多,拥有战争期间最高的效费比

要知道,把一艘万吨级快商船改造成小型航母的花费仅有建造一艘舰队航母的十分之一,而一艘载机量在三十架左右的小型航母,能够执行的任务范围相当于舰队航母的百分之八十,且执行任务的耗费仅相当于舰队航母的五分之一别的不说,小型航母仅在维护保养上就比舰队航母便宜得多

问题是,小型航母绝对不可能取代舰队航母

与舰队航母相比,中国海军的小型航母存在很多问题可以说,美军小型航母存在的问题,在中国海军的小型航母上都存在,而且中国海军的小型航母还有一些美军小型航母没有的问题

比如,商船的建造标准就比战舰低得多,因此由商船改造而来的小型航母的战场适应能力与战场生存能力都非常低在整个大战期间,中国海军损失了三十七艘小型航母,其中二十一艘仅仅挨了一枚炸弹、或者一条鱼雷相对而言,美军损失的小型航母中,没有一艘是被一枚炸弹、或者是一条鱼雷击沉的此外,中国海军的绝大部分小型航母,只能在四级海况下作战,如果海况达到五级,就无法执行作战任务了,而美国海军的小型航母,大多能在五级海况下作战

事实上,美军对此也有极为清楚的认识

也正是如此,美军才把那些用商船改装的小型航母称为护航航母,而且主要用在反潜护航作战上

当然,在小型航母的使用上,中国海军与美国海军截然不同

因为没有太多需要重点保护的航线,而且大部分航线都靠近中国本土,或者是海外军事基地,所以反潜驱逐舰、以及岸基反潜巡逻机就足够掩护主要的海运航线了,完全没有必要动用护航航母

结果就是,中国海军的小型航母全部用在主要战场上

整个大战期间,中国海军小型航母的主要战场就是登陆作战行动,其执行的登陆支援任务占到了小型航母任务总量的百分之七十

严格说来,小型航母并不适合执行制海任务,即不适合参与舰队作战

对此,中国海军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也就很少把小型航母编入战斗舰队,很少让小型航母参与舰队作战

问题是,在没有舰队航母的时候,小型航母是唯一的海上航空作战平台

说白了,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小型航母成了最后的选择

顾祝同也非常清楚,冯承乾不可能把舰队航母派给第三舰队,因此他也就没有向冯承乾要舰队航母

此外,美军第七舰队里也没有舰队航母

有趣的是,顾祝同并没有打算用四艘小型航母去夺取制海权,甚至没有想过与美军舰队决战

当时,顾祝同想法非常简单,他需要这些小型航母向外围岛屿运送作战飞机

说白了,顾祝同只是想加强中太平洋上的防线强度,特别是让密克罗尼西亚东部的几座岛屿变得有价值

问题是,在美军眼里,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未完待续)

百度搜索泡书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