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你追我赶(2 / 2)

帝国风云 闪烁 4696 字 2019-11-09

由此可见,当时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发展思路极为混乱。

在英美海军的巨大压力下,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力求在主力舰上保持平衡,因此在条约失效后就开工建造了多艘主力舰。可是包括希佩尔在内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将领知道,跟英美比拼建造主力舰,德意志第二帝国肯定会败下阵来,也就必须寻找更加有效、也更加合适的对抗手段。可惜的是,当时希佩尔等人并不认为冯承乾在对日作战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适合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

有趣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比举,产生了一个预料之外的影响。

这就是,在一九三九年,英国皇家海军重新启动了战列巡洋舰的建造方案,只是更加接近于大型巡洋舰。

大战之后,英国皇家海军痛定思痛,认识到战列巡洋舰并不是理想的主力舰,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极为有限。要知道,大战期间,英国皇家海军的十二艘战列巡洋舰全部战沉,损失率远远超过战列舰。别说战列巡洋舰,即便是重视速度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损失率都高于“铁公爵”级战列舰。

正是如此,战后英国皇家海军才利用条约规定的余额,建造了两艘最高航速只有二十二节,却配备了十六英寸主炮、并且高度重视总体防御能力的“纳尔逊”级战列舰,等于放弃了速度指标。

随后,在技术进步的影响下,英国皇家海军才开始重视主力舰的航速。

典型代表就是“乔治五世”级虹小舰。

与冯承乾熟知的“乔治五世”级不同,英国皇家海军在一九三八年开工建造的“乔治五世”级配备的是八门十六英寸舰炮,装甲防护比“纳尔逊”级提高了百分之十,而最高航速只有二十七节,勉强算得上快速战列舰。接下来的“前卫”级与“狮”级,都配备了十六英寸主炮,而且都极为重视装甲防护“前卫”级的最高航速只有三十节,而“狮”级达到了三十二节。

正是有了快速战列舰,所以英国皇家海军没有打算建造战列巡洋舰。战后,除了完成已经建造了百分之八十五的“胡德”号之外,英国皇家海军把所有计划…中的战列巡洋舰全部打入冷宫。

问题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建造了大批配备二百八十毫米主炮的大型巡洋舰。

这下,英国皇家海军的处境有点尴尬了。

要知道,大型巡洋舰的造价再高,也肯定低于吨位大得多的快速战列舰,因此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可以用同样多的经费,建造更多的大型巡洋舰,而英国皇家海军不可能用昂贵的快速战列舰去追击大型巡洋舰。

也就是说,英国皇家海军需要一种价格低廉,但是能够追上大型巡洋舰,并且击败大型巡洋舰的战舰。

显然,这就是战列巡洋舰。

问题是,战列巡洋舰的造价依然极为高昂。

别的不说,在大战后完工的“胡德,…号战列巡洋舰的造价就差不多是“伊丽莎白女王”级的两倍。

英国皇家海军的唯一选择就是降低战列巡洋舰的吨位,从而降低建造价格。

这就是大型巡洋舰。

当然,英国皇家海军对大型巡洋舰的战术用途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完全不一样。按照英国皇家海军制订的战术,战争时期,大型巡洋舰将作为一种加强力量,编入以快速战列舰为核心的主力舰队,其主要任务就是随同快速战列舰追击那些进入大洋的敌舰,从而降低快速战列舰的作战负担。

也就是说,英国皇家海军的大型巡洋舰并不重视防空,也不是防空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