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两人对人民军也极为重视,因此也认定既然人民军采用这种战术,就必有可取之处,而抱着这样的思路去分析,也不难总结出一些道来。
从表面上看,人民军的这种战术对炮弹的消耗量极大,但打击的效果却无疑是极住的,就如同样是100发炮弹,如果是对军队进行打击,分10次打击的效果要好,但对防御工事之类的固定目标,则一次性打出去的破坏力要大得多。
这个道理虽然是谁都明白,但要真正做越来却是十分困难的,因为能够突破固定思维模式的人并不多,而且无论是大山岩还是儿玉源太郎,都不是这样的人。
正是建基于这样的判断,大山岩才确定辽阳外围的阵地是守不住了,而城外的防线恐怕也是靠不住的,因此只能寄希望在城内防守,和人民军打一场巷战来拖住人民军,为日军的撤退争取时间。不过这一来能够坚持多长时间,大山岩心里也没有底数了。
人民军的炮击共计持,持续了约1小时20分钟,共计打出了约3.7万发炮弹,平均每门火炮打出的炮弹数量超过了50发,虽然这样的火力投送量在旧时空里算不了什么,但在这个时代,是绝无仅有的。而日军的阵地连同阵地面的营地、仓库、炮兵阵地均遭到了沉重的打击,绝大多数阵地的毁坏程度都超过了7成以上,有些阵地基本全部被摧毁了。而阵地上,营地里的日军伤亡超过了半数以上,火炮的损失也高达80%。辽阳外围正面的三个阵地基本都被人民军打残了。
在人民军向日军阵地发动地面进攻时,基本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一则是在炮击中幸存下来的曰兵本己不多,而且建制也在炮击中被打乱,阵地也基本被毁,士气十分低落,当然不可能阻挡得住人民军的推进,二则是大山岩已经下令了,命阵地上幸存的士兵全都撒回到辽阳城里去,因此接到撤退命令的士兵也都撤离了阵地,而留在阵地上的,只是由于通讯设施都被破坏,没有收到司令部的命令,但人数并不多。
其实真正对人民军的推进有延缓作用的,还是炮击之后的阵地。日军本来就在阵地里挖出了不少的沟壕,而经过了炮火的打击之后,还在散发着热气的地面上弹坑密布,坑坑洼洼,凸凹不平,而且整个地面上都覆盖上层浮土,踩上去会将整个脚都陷进浮土中,而且有的沟壕的侧壁被炸塌,有的沟壕完全被浮土覆盖。尽管阵地上还未燃尽的火光可以提供一些照明,到不致于摸黑走路,但从表面上是看不出什么异样来,不过走上去整个人都被塌陷下去。而且浮土中还埋藏着大量的弹片,稍不留神就会被划伤。
另外就是阵地上遍布着被炸死的日军尸体,而且大部份尸体都不是完整的,还有少量虽然身受重伤,奄奄一息但又还吊着最后一口气的伤兵。
人民军的士兵只能在这种环境中深一脚,浅一脚的行走,往往走不了几步就会踩到日兵的尸身,或是未死的伤兵,至于什么半截手臂、大腿甚致是半拉子身体,有时在扶拉倒地,陷入坑道的同伴时,还会拉出几俱日兵的尸身来。还有阵地上尚未散尽的硝烟味道混和着泥土,血腥,尸体烧焦的糊臭味道,这样的感觉是决对不会好受的。
经历过战场的老兵到是要好些,虽然惨了一点,但毕竟是见过血的,而那些刚上战场的新兵大多都受不了,有的哇哇大吐起来,有的被吓得脸色煞白,当然也免不了被老兵奚落嘲笑一番。
当然也偶尔会有几个局部地区还有少量的日军负隅顽抗,但在人民军的打击之下,也很快被击溃。
到天色见亮的时候,三个阵地均已被人民军占领,而人民军只留下少量人员守卫阵地,并兼清理日军留下的尸身,当然还要看押少许的俘虏,人民军的各部队也都分头向自己的下一个目标挺进。
天亮的时候,第二军2师首先逼近到辽阳城外围阵地,并且和守军展开了激烈的交火。虽然人民军没有火炮支援,但随行携带了大量的迫击炮,因此火力到也并不差。
其实日军布置的第二道防线的防御力并不强,主要是沿着护城河布置,士兵布置在护城河外侧,火炮布置在护城河的内侧,并且在城墙上还布置了少量的军队和火炮,整个阵地的纵深只有100多米,连战壕都没有挖多少,大部份防线是用泥砂装构成的。
对人民军来说,突破这样的防线当然不难,但护城河和城墙是人民军最大的麻烦。当然人民军也做了不少的准备工作,在战前就制做了20架长度达到12米、宽1米的木桥,中间还有两根支柱,就是用来渡过护城河的,而对城墙,人民军也准备了50架长梯,但主要还是依靠两门200毫米自行火炮能够轰开城墙。因此2师一面和守卫阵地的日军激战,一面催促尽快把自行火炮开上来轰击城墙。
而就在这时,2军的2门200毫米自行火炮,6门155毫米汽车牵引火炮均己经布置到位,因为这两型火炮的射程够远,因此不用越过现在人民军攻占的日军阵地就可以打到辽阳城的城墙,而其他火炮则都需要越也阵地才够得着,但现在的阵地并不适合这些重量巨大的武器通过,而工兵要想在阵地上铺设出一条能让火炮通过的道路,则需要1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才行,但人民军当然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不过在这两门200毫米自行火炮,6门155毫米汽车牵引火炮,也完全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