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碰到了一会这样的事,早知道用(一)、(二)这样表示了。续----是肯定有的了!
“杀啊……冲啊……”
“弟兄们,跟我冲啊……”
十三里地宽的战场正面,清军一万多名骑兵如满天星辰一般撒散开来,挥舞着骑刀高声呐喊这冲杀过来。
宽敞的战场给了他们足够的空间!。
这是满清至努尔哈赤崛起以来,一百八十年来第一次如此松散的使用骑兵。都是血的教训,由不得庆成大意。
几个月前领兵南下的丰升额在余杭跌了个大跟头,五万对一万,大败而回。五千精骑,一战折损四成之多。战报大半个月前就到了北京,不到十天中华军就抢占了塘沽。
战马时闻炮鸣,习惯以为常;战时,棉塞堵耳,眼罩遮目。
冲锋之时,做满天星散;至敌百丈,始团集一处。
这是两万清军用生命换回的东西,至于管不管用,则还待证明。
“轰轰……轰轰……”
“轰……轰轰……”
中华军的阵型,在远处看来就是一条异常单薄的线,好似轻轻一捅就会散掉一般。\//\至少在庆成等人看来,中华军太过自大了!
但是,他们又怎会知道,伴随着武器装备的换代,部队的阵型、编制也在随之而改变。
清军的骑兵在冲锋,中华军的大炮也在怒吼。一万多骑兵,对阵的是312门大炮。(抱歉,修改一点小错误,上一章节中。左右两翼的后面没有部属大炮,是一个漏洞,现在补上----后面部属20门。如此一来,右翼(卫戍师,一个旅)有60门大炮,左翼(第三师,两个旅)有120门,中间禁军是132门,共计312门。)
铁青地炮身泛起幽幽的冷光。好似夺人心神一般。炙热的炮弹喷薄而出,如同一道耀眼的流星滑出,伴随着震耳的响声,一股股浓烟升腾。
渐渐的。中华军阵线上空被整个笼罩在烟雾中。
初春的天津。海面上不时的吹来一股股的流风。战场这一块也不例外,上空地浓烟也挡不住大风的席卷。
一片片的浓烟被卷走,一股股的浓烟再次从阵地升腾。
在这儿一刻。高爆弹地杀伤力显露无遗。每一发炮弹地引爆,都预示着几天生命的完结。\//\即使清军的铁骑已经分散地很开了,但炮弹的碎片无疑迸射的范围更大。
中华军亮出的312门大炮,中间占了四成。而且还都是后装的子母炮,一炮配有五个子铳。
同样,中间的禁军人数最少。
如果说,左右两翼还算得上是一堵墙的话,那中间的防线就是一道篱笆。
六个营,三千人,占据了战场四里多地的正面。
更重要的是。中央有一个大头----梁明。所以。冲锋地清军----一万五六千骑,至少有一半是奔着禁军防线来地。
然而在左中右三部分中。最先开枪的不是兵力单薄地中央,也不是缺了一个旅。大炮最少的右翼,而是实力最为雄厚地左翼第三师(八里台,清军右翼)。不是因为一百二十门大炮射速缓慢,而是因为从八里台背后再次冲出了一支一千多人的骑队。他们的目标是第三师一旅、二旅的结合部。
左翼的炮兵依旧在打压着原先的目标,现在冲过来的一千余骑就交给步兵料理了。----第一旅、第二旅的一级预备部队。
两个营,在周边部队的帮衬下对付一千骑兵,不成问题。\\
夏雄飞打眼望了一下割麦子似的向下倒的千余骑,随即再次看向他们身后的大队骑兵群。近处战场已经没有威胁了。
在付出巨大伤亡之后,满清的骑兵部队总算是冲出了大炮的封锁线。这不仅上冲锋的满清骑兵兴奋,更让他们后面的庆成等人兴奋不已。“大帅,是否命令步兵跟进?”和收起了望远镜,神情极为激动。比极具危险性的天津卫,和觉得还是待在十三万军中更安全一些。
“不妥。”战场之上庆成也顾不得给和留面子,下令道:“传令各部,大炮全力推进,进入射程,火速开炮。”庆成可不想让手下的步卒白白的挨炸。
有了俄罗斯的火炮作参考,庆成等人几经商量最后还是保守为要,在八里台----咸水沽一带布防,给中华军流出了一片较大的空间。为的就是防止中华军依仗自己火炮射程远,一照面就开炮射击。
今天清早,中华军沿新河运动至战场正面(新河西北)浅水处横渡,与清军足足拉开了四、五里地。这个距离已经是中华军装备的子母炮精准有效射程的边缘了。而在庆成等人看来,这个距离也只能勉强安全,如果不除去对手的炮兵就发动全力进攻,那么最后即使获胜,其伤亡之大也是他无法承受的。\//\
趁着骑兵搅乱了中华军视线的空挡,各部火炮潜行到达射击范围内,马上开跑,争取最大程度上抵消对方火力。
想了一下,庆成又下了道命令,“传令健锐营、善扑营集中于左翼(中华军右翼,卫戍师),火速出击。左翼部队陆续跟进,右翼通永镇、中路虎枪营、火器营调入左翼,全力进攻。”
中部的敌军兵力虽然薄弱,可火力极其强盛,特别是贼首梁明压阵,自然有所倚仗。单单冲击中部,在庆成看来不见得能成事。反正先看看骑兵群的成果再说,如果真若自己所料的那样,那么兵力、火炮明显若于贼左翼的右翼。就是自己建功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