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一点柴璐娘早有心理准备,所以她不会怪他,古往今来建功立业、独霸一方的人物有那个是独宠一人的,只要她在梁明心中的地位不动摇那一切都好。十年为后的经历,柴璐娘也不再是大秋岛上的无忧妇人,无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孩子她都要成为梁明身后的那个“女人”。
而且对于自己在梁明心中的地位如何,柴璐娘心中是很清楚的,别的不说但看两人之间的称呼就可看出自己的不同。梁明只有在和她一起的时候会自称“我”字,平常都是自呼“本王”的,而称梁明“二哥”的也只有自己。这一点她早就探查的清清楚楚了。
“二哥,这几日国事可是有什么进展,怎么觉得你心情愉快多了?”柴璐娘并不搭理国家大事,她只是守着自己的本分,细心再细心的打理着宫内的事物,就像这样的问话不过是沾沾水皮罢了。
搂着璐娘,梁明并没有答话,可心里却不有的想到了台湾递来的五份奏报,林爽文一份,杨衮的一份,岭南处的一份,天地会的一份,还有监察部的一份,虽然身份。所属部门不同可奏报上的内容却是一致的,台湾大安。
盐埕桥一战,除了开局的不顺外,余下打的很漂亮,林爽文于正面佯攻牵制了柴大纪,而在得到杨衮的回报后立刻命兄弟林永率一千义军赶去渡河。随后两面夹击击败了柴大纪所部,不过柴大纪老军善战并没有折损多少人马,主力尚存。
柴大纪随后退驻驻桶盘浅,并传檄澎湖,游击蔡攀龙率700澎湖清兵赶至。刘升、陈泮领千余人直下茄冬,被府城清军探知,“海防同知”兼台湾知府杨廷理偕守备王天植领兵至大湾驻守,千总沈瑞先行。大败而回,千总沈瑞死于阵中,杨、王二人率余部退守府城。
柴大纪问报,无奈之下退守台南府城,至此南北两路义军会师于府城之下,合为一军,以林爽文为首,庄大田为副,杨衮为军师。
府城清军广邀各地亲清乡勇进驻,同时城内尚有清军两千余,义军数次“攻城”不破,台南战局陷入对峙。事实上这是事前定下的章程,留下府城不打,如此一来福建的援兵就只能于鹿港登陆增援府城,而不能凭借水军优势袭扰海岸,这算是将清军集中到一个点上了。
如此一来总好过清军沿海岸进袭,不然的话仅凭借万余义军怎可能防的下这长长的海岸线,而且分散于各地,也容易使清军以重击寡了。
在台南战事停顿的同时,台北义军进展神速,淡水守备董得魁只身逃亡后,义军一马平趟,顺顺利利的荡平了台湾北部所有清廷的势力,基隆港等地尽归义军所有。如今台北义军留有李同所部,王作、林小文等以率部南下,现在就等满清福建的援兵了。
如此大好的消息怎能不令梁明高兴了,而其中最主要的是义军发展的过程和他印象中的差不多,除了盐埕桥一战外。照这样发展下去,说不住福康安、海兰察这两个乾隆后期仅有的名将真的会在明年来台湾,那个时候北洋舰队尽出,一勺烩了他,多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