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前面第一卷的改了,柴璐娘的身份改了。
柴璐娘的身份设定的时候没想那么多,因为小卒不善于写感情戏,也没想写那个,所以就最简单化的处理了女主角的身份。
这些天来看得出大家反对的较多,可小卒实在懒得改了,本想混过去得了。
昨天,同几个朋友聊到了这件事情。其中一个朋友的话出动了我。
他说:“你看的时候,看到在古代背景下,主角或配角喊父母“爸、妈”的时候,不也是想摔书吗?人家读者是同样的感受”
这句话让我很受触动,想起那个时候的心情,我很理解大家的感受。决定改了。
对于很多读者而言,这算是憋在胸头一根刺!
现在拔了。大家可以回去看一下。
李勾到了不久,三人屁股坐下还没暖热,文坛、秦宜达就联袂前来。让两人进了大厅,五人依次坐下,马上就进入了正题。
周青竹首先表明了自己的意见,不支持大规模扩军,国库没钱了,要军部拿出一个适合的章程。
李勾作为陆军总长自然推脱不了,嘿嘿一笑道:“周相,国库短缺,这是你的难处,我们军部的同僚很理解嘛!可是你也要体谅一下我们军部的难处不是?”
李勾没做出正面回答,“你也知道,王爷宏图高远,志在中原万里河山,可我们陆军五六万人马,撒进去能干个啥?”
“这扩军是事在必行的,你看看今年暹罗那一战,芝麻大的小国竟拉出了二十万人马。”李勾表情有点夸张,“二十万人马啊!要是放在满清,乾隆老儿拉个百万大军还不是一声令下的事?”
稳了下情绪,李勾很严肃的说道:“我中华建国以来,陆军编制由营级到团级,再到现在的旅一级,一个整编旅,四千人马。无论是镇压地方,还是迎击洋夷都不在话下。”几年来逢战必胜,纵横南洋,中华军已经养出了一种强军特有的傲气,身为军中主将的李勾等人也有了睥睨四方豪杰的底气。
话音一转,李勾高昂的声调陡然间落到了谷底,“不过那是在人数相差不大的时候,以一敌十,没那个能耐,一打三,一打五还是颇有把握的。”他讲起了自己征暹罗的事,“那一战看似简单,可兵力相差太悬殊了,我一共带了两万人马,人家二十万,还有不少的象兵,好在是刚发生政变,士气不高,我手头也有四千骑兵压阵,不然的话就是血拼一场。”
“咱们中华军历次演习,最大编制的就是旅对旅,没有过大兵团配合作战的经历。”李勾也不顾周青竹听得懂,听不懂,好似倒苦水似的一篓子全下来了,“吞武里会战,说是三个整编旅,两个骑兵旅对敌(一旅在别处),实际上各旅之间配合差到了天边,炮都打不到一块去。”
“咱们以后面对的是清兵,兵力只会多不会少,旅一级的编制压不住阵脚,几个旅排在正面一起进攻,没有长时间的磨合是不可能的,师级编制已经是火烧眉毛的事了。”李勾很严肃的说道:“大兵团作战,几个独立编制的合同配合是今后的头等大事,李某在回来之后就曾向王爷禀告过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