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章 吉隆(2 / 2)

长时间生活在船上的海员,因吃不上新鲜的蔬菜、水果等食品而患病,有的还患了严重威胁生命的坏血症,怎么办?罐头无疑是最简单、最好的解决办法。

总之,一切的一切,造就了吉隆城肉眼可见的发展速度。

而作为一华人为主导的中华国修筑的第一批城市,吉隆县的布局自然是中华模式的。置身于其中,除了随处可见的土著外,你简直就像是回到了中原。

“卡尼基先生,这里和欧洲完全不同,就是槟城也仅是几分相似罢了。”卡拉普·基加斐子爵惊奇的叫道。

克劳德·卡尼基理解的笑了笑,“是的,阁下。这里才是比较接近中华国内在的城市,不过想要真正的了解它,我们只有到中州去。”

卡拉普·基加斐是是第一次到达欧洲以外的地方,他一路来停留的地方都是欧洲的殖民地港口,建筑模式和欧洲没什么区别。在抵达槟城的时候,才算是第一次见到东方式的建筑,但作为开放式的港口城市,那里有不少欧洲商人置下的房产,欧式建筑也相当广泛。而吉隆是一个新兴的内陆城市,里面的居民不是占主导地位的华人就是一些商贩,这些人是不会去改变自己建筑的样式的。

华人自然就不用说了,他们占据着吉隆县城内商业份额的八成以上,可以说是商业的主导力量。余下的商贩,自然也有家财充裕的,但这些人都很识相,他们知道中华国的法律中是不分华人、土著的,但中华国的百姓可是分得很清楚。

华人的性行使得他们不会一朝得势就两眼朝天,对待土著也多是温和有礼,至少不会向白种人那样摆明的歧视。但同样的是,你自己要有一定觉悟。

把自己的窝改得富有民族特色,有什么用吗?那样只会时时刻刻的提醒华人,你是个土著而已。得到的结果就是逐渐的孤立,最后……

如今中华国土著中的富有者,有几个是平民百姓?这些人中的巨头,都是改土归流中失去权力的土著上层人士,最出名的几家都已经是中华国的勋贵了,他们巴不得立刻就能融入其中,又怎么时时刻刻的抱着自己的民族特色不放呢?有了这批人的带头,再加上传开的几例不长眼的下场,如今的土著富人……

几年来,中华国一直在宣扬一个基调,他们是“自己人”,和当地的土著都是黄皮肤的“自己人”,他们和那些白皮肤、蓝眼睛的洋夷是完全不同的。在中华国的领导下,大家都可以过上富足安定的日子。

“富足安定”,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土著们还是了解的,而几年下来农税较少、劳役全无的生活也的确让这些土著的日子好上了许多。

最明显的是残暴的白种人不见了,而华人也没有变得向白种人一样,这些的改变已经让很多土著顺服于中华国了。虽然中华国的种种法令很让他们头疼,但比起往日的生活,现在的日子的确是好了。

当然,原本就比他们富足的华人,日子变得更好了。有了强大武力支撑的华人,受了那么多年压抑的华人,完全释放的激情爆发了强大的能力。仅以商业而言,人口勉强勾着一成的华人占据了不少于九成的份额。

出于国人的天性,有了钱自然要置买家业,土地似乎也在渐渐的聚集在华人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