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京师(一)(2 / 2)

刘统勋,太子太傅、东阁大学士。

阿里衮,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

于敏中,户部尚书。

此时军机处只有五人,但平均官职是乾隆以来最高的,四人都有加衔,三人是大学士,两人是尚书。即使排名最低的于敏中,也于乾隆三十年正月升为户部尚书。乾隆初期的军机处遍布侍郎、都统的局面,至此不复存在。其中,傅恒、尹继善、阿里衮为满洲人(注意,虽然尹继善的名字很像汉人,却是不折不扣的满洲出身,只是改姓为尹而已),刘统勋、于敏中为汉人。这一排名持续到乾隆三十二年刘纶丁忧结束,重新出任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排名在于敏中之前。军机处的阵容变成了三满三汉,而且都是一时名臣,可以算是乾隆中期的最强阵容了。

名臣阿桂在军机处只露了一下脸,另一位名臣福隆安又接踵而至。作为傅恒的公子、当朝额驸,福隆安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如福康安,但担任高官明显早于其他兄弟。乾隆三十三年二月,福隆安以兵部尚书在军机处学习行走,转工部尚书,位次在于敏中之后。十一月,满洲人索琳以署户部右侍郎在军机处行走。这位索琳是有史以来担任军机大臣的本官最低点人——署户部右侍郎,连正式侍郎都不是,次年才正式补授侍郎。这下算是开了日后级别较低的官员,以及六部九卿之外的官员进入军机处的先例。

乾隆三十四年二月,“第一宣力大臣”傅恒到云南、缅甸办理军务,军机处领班大臣暂时由尹继善代理。谁都没有想到,这下居然结束了傅恒长期担任军机处领班大臣的时代——次年七月,傅恒由于在缅甸染病,还京后不久就病卒,时年约五十岁。尹继善终于成为正式的军机处领班大臣。

从乾隆十三年四月代替讷亲担任军机处领班,到三十四年七月去世,傅恒掌握枢机大权超过二十一年,初次就任领班大臣时才不到三十岁!不过傅恒就任领班之后,很少外出办差,在乾隆中期的战争和内政中没有多少实际功勋。最后一次出征缅甸,竟然成为了生离死别。综观乾隆前期,鄂尔泰、讷亲和傅恒三位军机处领班大臣实在是内政外交的得力助手,堪比古之名臣;张廷玉、刘统勋、尹继善等辅臣也极有能力,善于处理大政方针。到了乾隆后期,这种局面就不复存在了。

乾隆三十五年七月傅恒去世之后,其子福隆安守孝,军机处少了两位大臣。于是,温福、丰升额两名满洲人入值军机处。索琳于乾隆三十五年十二月出京办事,此后免职。军机处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动荡时代。

傅恒去世,无论按照资历还是能力,尹继善都应该是当之无愧的领班。可惜尹继善满打满算只当了两年又两个月的领班,就于乾隆三十六年四月去世,此时离傅恒去世只有不到一年。两位满洲名臣先后去世,内阁最有资历和能力的只剩下刘统勋。这次,乾隆会不会坚持“汉人不得担任军机处领班”的惯例呢?

p:让大伙了解一下乾隆三十九年时的朝廷大局,前面让阿思哈死的太轻易了,只能补充一下了。这个阿思哈可是可乾隆中后过渡期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