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幕 无条件投降(2 / 2)

东海龙啸 闪耀星尘 7417 字 2019-10-10

rì本人在航空技术上一直便压着苏联人一头,而此时经过了中rì战争的催化之后,rì本航空兵部队已经完全没有了老式飞机,这些飞机要么被拆开作为备用零件,要么便改装成了神风自杀机去做炸弹了,剩下的列装机都是最新式的战斗机,甚至就连仍然远超其它国家主力战机xìng能的零式也不多见了。

相对于rì本航空兵部队的新式战斗机,苏联航空兵所装备的最好战斗机也只是琼军在开战之初拿来做幌子的I-16,甚至还有大量的I-15这种双翼战斗机。

尽管苏联人在数量上远胜rì本人,但在质量上却是正好反了过来。尤其是为了鼓励rì本人和苏联死磕。在琼崖的默许下美国向rì本输送了一批高标号的燃油,这让恨不得挖树根炼油的rì本人大大缓了口气。

而且,换用了美国优质油品的rì本飞机简直就像是成为了一款全新设计的新型战机一般,xìng能就像是打了鸡血般全面飙升,这更让苏联人在天上没了活路。

从最初的试探一直到后来的大混战。天空中的战局完全是一边倒,气势汹汹的苏联人在占据了绝对数量优势的情况下也没能够奈何rì本人,反而被人数更少的rì本航空兵追着屁股打,一下子丧失掉了制空权,顺便还帮着rì本航空兵部队培养出了一大批的王牌飞行员。

好在此时的rì本航空兵已经没剩下几架轰炸机了,为了对抗琼军的轰炸。rì本几乎停掉了所有轰炸机的资源供给转产战斗机,这就使得rì本人虽然取得了制空权却不能将其化为对地支援,不得不说这让朱可夫的地面部队逃过了一劫。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之前一直顺风顺水的朱可夫明白过来,自己之前取得的胜利不过是因为击中了rì本人的软肋,朝鲜如此,北海道同样也是如此,这两处的rì军都不多,所以他才能够取得快速的突破,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的rì军自然没有办法组织起强力的抵抗。

现在当对上了rì军最后的jīng锐的时候,朱可夫才发现原来一直以来都被他们认为是奄奄一息的垂死之人居然还有和自己对打的力气,而且还能把自己给打得很疼!

对于rì本人尚且还有还手之力朱可夫倒不是太过担心,毕竟rì本人的战争潜力已经几乎被消耗殆尽了,征服他们只是一个时间和损失大小的问题,反倒是由rì本人战斗力所引起的另一个念头让朱可夫感到极度不安。

“如果已经被华夏人打到如此境地的rì本人都拥有如此恐怖的战斗力,那么能将他们打的如此凄惨的华夏人的实力又会是怎样一种恐怖的级别?”

抱着这种想法,朱可夫不禁又重新审视起以前情报部门对琼军装备的评估报告来。

中rì之间的战斗已经打了两年多快要三年了。如此长久的战争自然牵动着世界各国的心思,各种明面上的军事观察员就自然不必多说,更多隐藏在黑暗角落里的情报员们也都纷纷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发回国内,这些情报的重点自然就落在了两军所用的武器上。

在经过了专家们的一番缜密分析之后,苏联专家们给出了和其他诸国相差不大的结论,那就是琼军的实力看上去不错,可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了。

虽然表面上看来琼军所使用的武器都是世界最上绝无仅有的犀利武器。可是再一分析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琼军的几乎所有武器,诸如半自动和自动步枪,先进的坦克和飞机。这些武器的技术其实欧美各国都已经成熟,短时间之内就能拿出相应产品来。他们之所以没有像琼军那么早那么大规模的列装除了眼光问题之外完全只是因为一个字——钱。

除了德国人之外,那些才刚刚从大萧条中走出来并且又没有受到迫切战争威胁的欧美各国自然没有动力花费巨额资金去更新自己的武器。对他们来说便宜好用的轻型坦克才是最棒的,最典型的就是直到二战被德国人占领法国都仍然在使用一战时期的经典雷诺FT-17以及它的后续型号,尽管它们的xìng能已经相当不堪了。

琼军的诸多装备中真正吸引西方注意的东西就只有三个——导弹、夜视仪和雷达。

导弹这东西最初的确把世界给吓了一跳,不过很快就没人理会了,这玩意拿来对付地面固定目标还行,可是对付海军战舰的话针对xìng的克制措施就太多太多了,光是一条无线电对抗就能让它的效果大减,再加上投弹时必须保持载机的稳定和对目标可视,这就意味着载机必然成为一个活靶子。

而雷达也是世界各国都或者已经装备,或者已经有了些头绪的东西。在不清楚琼军雷达具体xìng能的状况下也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

唯一真正让世界各国感到有趣的是琼军的夜视仪,可他们并不认为区区一个算不上成熟的夜视仪就能改变一场战争的战局。

因此,最终苏联情报部门对于琼军的战斗力还是颇为不屑一顾的,认为只要苏军愿意,很快就可以用和琼军xìng能差不多的武器大规模装备部队。然后用数量淹死他们。

然而,理论终归是理论,专家的研究也代替不了实战,就像此时的朱可夫一样,原本他的观点和那些专家们并无区别,但是当真正和这些新式武器交过手之后才明白原来一切并非那么简单。

接下来的东京攻防战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消耗战。无论是rì军还是苏军都难以取得绝对的优势,双方每一处阵地的争夺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靠着大量的伤亡,朱可夫的苏军终于熬到了rì军的装甲部队消耗殆尽,尚且剩余有500多辆坦克的苏联人立刻压力大减,开始利用自己火力上的优势逐步深入东京,向rì本的心脏进军。

但是,即便没有了坦克的帮助,rì本人的疯狂仍然让苏联红*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论单兵素养,苏军士兵和此时严重缺乏训练的rì本兵比起来也没有什么优势,甚至于rì本人靠着顽强的作战意志和悍不畏死的战斗jīng神使得战斗力还要超出苏军一些,苏联人只能够依靠自己优势的火炮和装甲部队一步步的推进。

而当装甲部队和炮兵的消耗到达jǐng戒线的时候,朱可夫不得不暂缓了攻势——他认为自己的兵力不够用了。

在rì本人的土地上战斗,朱可夫所面对的敌人绝对不仅仅只是那些明面上拿着武器的rì本兵,暗中向rì军提供支持rì本平民更是需要苏军付出相当的代价去监视,这无疑大大削弱了朱可夫手头上可以动用的兵力,尤其是东京附近的居民大多富庶,对rì本当局的支持度也高,自然更为狂热。

在损失了十余万军队,剩余部队已经只能固守而失去进攻能力的时候,朱可夫选择了固守待援,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补充部队,而rì本人则因为缺乏实力只能在苏军的外围闹腾一番没什么实质xìng威胁的反击行动。

两个月之后,苏联人几乎将远东地区能够抽调的兵力都给了朱可夫,而兵力得到了补充的朱可夫卷土重来,大有一副不死不休的气势。苏军以1500辆从远东地区搜刮补充而来的古董坦克为先导,几乎是打一路尸体堆一路的攻入了东京,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打到了裕仁天皇的皇宫外围。

当裕仁天皇已经可以清楚的看到苏联人坦克上的红旗时,他决定认输了,按照中苏双方的约定,他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无条件投降。(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