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幕 超标的琼崖坦克(1 / 2)

东海龙啸 闪耀星尘 6462 字 2019-10-10

 虽然三型坦克在琼军之中给出的级别划分仅仅只是中型坦克而已但是事实按照目前世界通行的划分标准琼军的坦克都是严重“超标”的。

此时rì本十几吨的坦克就被称为中型坦克了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之前世界对坦克等级的划分也不比rì本好到哪里去比如法国著名的重型坦克——b1重型坦克的重量也只不过是区区28吨罢了最终也只达到过30吨的数量级而这对于当时世界各国的坦克来说就已经是庞然大物了。

可是琼军的坦克部队显然一开始就是按照二战中后期的标准来设计制造的因此一型轻型坦克才会被称为轻型坦克但是一型轻型坦克的重量其实已经达到了二十多吨的数量级不比法国人的b1重型坦克轻几吨。

至于三型中型坦克更是以38吨的重量远远超过目前世界各**队中所装备的绝大多数重型坦克体重可谓是大大超标的。

除了最新亮相的三型坦克之外此时的训练场还有着另外两种造型怪异的装甲车辆正在向罗杰他们进行着展示。其中一辆便是第一次出现在世界的最新概念装甲车——步兵战车。

在二战前期世界各国除了德国人之外对于坦克的应用方式尚且处在以坦克支援步兵分散使用坦克的战术来即便有所发展也始终没有脱离这种思维定式的束缚一直是以步兵作为战争的最主要兵种。坦克的设计和使用往往也是基于这种支援步兵的战术每每考虑的都是如何才能够更好的支援步兵突破对方的坚固防御阵地。

当然了这种战术便是坦克最初诞生的意义所在而世界各国所执行的这种战术实际就是拿着坦克当成不能搭载步兵的步兵战车来使用。既然坦克需要支援步兵作战那么速度自然是以步兵的推进速度为准自然也就没有步坦脱节的忧虑而且步兵的支援任务也是由坦克来完成的。这样一来步兵战车自然也就没有了发挥的余地世界各国都用不到这种新概念的装甲车辆。

但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局的逐步推进德国人在“闪电战”中所展现出来的集中使用坦克的作战方式逐渐成为了世界的主流。横扫欧洲之下将世界各国的坦克战术完全革新自此地面战争坦克装甲车辆才真正成为了主角而步兵的意义也从主角变成了辅助。各国的陆军战术思想也从坦克如何支援步兵作战变成了步兵如何支援坦克作战。

而随着“闪电战”中集中使用坦克的概念在各**队中推广开来。由此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步坦协同的问题便变得尖锐了起来。没有坦克支援的步兵缺乏攻坚能力而没有步兵掩护的坦克因为视野问题又难以对抵近的敌方步兵进行有效的打击很容易被地方步兵近身攻击。

坦克集中使用之后坦克部队的推进速度通常是远远高于步兵推进速度的这就很容易造成坦克部队和步兵部队脱节坦克突破了敌方防御阵地之后步兵跟不步伐难以及时完成占领而坦克部队在遭遇到敌方部队袭击的时候又得不到己方步兵的支援很容易被敌方反坦克手接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无论是德国苏联还是美国。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一种独特的运输步兵的方式——在坦克车搭载步兵以使步兵能够跟得坦克部队推进的速度及时的随时下车支援坦克作战。

但是这样一来步兵的伤亡便成了一个大问题因为坦克本身的设计就不是用来搭载步兵的因此这些负责支援坦克作战的步兵只能暴露的坐在坦克的外面根本没有丝毫的防护。如果遭到袭击那么毫无疑问将会损失惨重即便是对坦克没有丝毫杀伤力的炮弹弹片都能对这些步兵产生巨大的威胁其中大多数的步兵难以在残酷的战场支撑到真正需要他们的时刻便被火炮和流弹击伤击毙了。

为了解决这种状况世界各国都发展出了装甲运兵车这种运输步兵的车辆有了这种车辆步兵的确可以跟得坦克部队推进的步伐了。而且由于有了装甲运兵车提供的防护步兵们的生存能力大大提升。

但是最初的装甲运兵车通常是没有武器或者只有一挺机枪作为自卫武器的一旦将步兵运送到了前线他们便没了用处靠着他们的武器在战场也很难起到什么支援作用只能站在那里呐喊助威当拉拉队又或者吸引敌方的炮火当炮灰当然无论哪一种对于一辆装甲车来说都太过浪费了只具有有限防护和最低限度自卫能力的装甲车在高强度战场的生存能力不高这样就使得装甲运兵车难以在高强度的战场站住脚作用有限。

为了能够让这些装甲车更有用一些德国人曾经在自家的半履带式装甲运兵车安装过88毫米炮和喷火器等等高端武器可毕竟不是作战专用车辆甚至就连个像样的炮塔都没有因此即便安装了这些武器但是实战的效果仍然相当有限无法和后世专门的步兵战车相提并论。

而步兵战车便是装甲运兵车的升级拥有更为优秀的防护能力和更为强大的火力在可以将步兵运输到前线支援坦克作战的同时也可以为步兵提供必要的支援可以说是坦克部队的最佳搭档。

被命名为一式步兵战车的装甲车辆是“通用型辅助车辆计划”中一系列车型中的一款这些车辆包括装甲运兵车步兵战车装甲侦察车装甲抢修车等等一系列的辅助车辆。这些车辆的底盘基本都是一致的零部件通用便于大量生产而且有着大量的预留空间方便rì后利用这些底盘改装为自行反坦克炮自行榴弹火炮、自行火箭炮、自行高shè炮等等。*是琼军专门为部队中的辅助工作而设计的一款通用底盘。以通用底盘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各型车辆可能在具体xìng能要比专门设计的车辆差一些可是起便于生产和维护的优势却是相当的明显。

一式步兵战车的采用薄钢装甲板焊接而成。装甲防护水平足以抵御炮弹破片和小口径弹药的攻击因为车体前部的装甲较厚而且倾角较大以目前rì本小坦克的攻击能力。只有在抵近800米范围之内的时候才能够击穿步兵战车的前装甲但步兵战车的侧后装甲只能抵御小口径枪弹和炮弹破片无法抵御坦克炮穿甲弹的直接命中。

靠着强大的发动机所提供的动力。再加轻量化的车体一式步兵战车的机动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足以完成伴随坦克撕裂敌人防线的任务。

为了能够为步兵和坦克提供必要的火力支援一式步兵战车的炮塔还安装有一门30毫米机关炮一挺7毫米并列机枪炮塔顶装甲还开口安装了一门截短炮管的后膛填装80毫米迫击炮可以应付多种作战任务的需要。

除了一式步兵战车秀英军事基地之中的第三款装甲车辆便是155毫米自行榴弹炮作为牵引火炮使用的话155毫米口径的火炮因为重量太大对于目前亚洲地区的道路还是相当不适应的。经常因为道路状况不佳而陷入泥坑之中。

而以通用底盘改装而成的履带式自行榴弹炮的通行状况就好了很多尽管仍然受到桥梁载重的限制可至少对不良道路的通行情况要好了很多完全可以和中型坦克配合使用。可以使用中型坦克的环境同样也可以使用155毫米自行榴弹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