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 定计(1 / 2)

天兵在1917 马口铁 0 字 2021-11-05

 想起季诺维也夫这个大饼脸,托洛茨基就一阵阵的头疼,自从那货在彼得格勒保卫战中被他摆了一道之后,那货算是将他记住了,不管是在政 治局还是在中 央委员会,只要一有机会就要挖苦讽刺他两句。</p>

这么说吧,只要是托洛茨基支持的,季诺维也夫是必然要反对,而且是态度坚决的反对到底。可想而知,托洛茨基想要利用贝鲁特打开局面,首先季诺维也夫那一关就过不了!</p>

乌利茨基建议道:“要不要让加米涅夫同志做一做工作,让他想想办法?”</p>

加米涅夫?说实话,托洛茨基对加米涅夫的印象一直都不好,之所以最近会支持这货重返布尔什维克核心领导层,原因不过是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托洛茨基需要加米涅夫跟列宁对垒,说白了,他和加米涅夫之间不过是互相利用的关系而已。</p>

而且托洛茨基一直觉得加米涅夫这个人靠不住,觉得那货就是一头白眼狼。反正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绝不会跟那货完全抱成一团。谁知道这个混蛋什么时候会背后里下黑手。反正,托洛茨基是不敢给加米涅夫这个机会的。</p>

“现在也只能信任加米涅夫一次了!”乌利茨基劝说道,“毕竟现在他还需要您的支持!”</p>

托洛茨基在心里叹了口气,乌利茨基这话算是说道点子上了,如果不是加米涅夫需要他的支持,那货早就跟他翻脸。而这一次,是他去求加米涅夫。恐怕那货会狮子大开口啊!</p>

“咱们必须从长远看,从长远看世界大革命更加重要!”乌利茨基又劝了一句。</p>

半晌之后。托洛茨基叹了口气,如今他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的。必须向长远看,一切为了世界大革命,现在损失一点点利益跟大革命胜利后的利益相比,算得了什么?</p>

“我去见加米涅夫!”</p>

托洛茨基下定了决心,他豁出去了。不过老托没有想到的是,事态的发展很快就将超出他的预料,其实他根本就不需要去求加米涅夫,因为协约国集团很快将帮他解决最棘手的问题。</p>

1919年9月9日,就在托洛茨基付出了不菲的代价说动加米涅夫帮忙的时候。政 治局突然召开了紧急会议。向他传达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消息——德国已经同协约国达成一致,彻底地投降了!</p>

轰隆一声!托洛茨基惊呆了,呃,或者说被巨大喜悦震惊了。德国的投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再也没有任何人能阻挡协约国,协约国赢得了这场大战的胜利,他们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扼杀共 产主 义的宏伟大业中去!</p>

似乎这不像是个好消息,怎么看协约国的直接干涉就将成为布尔什维克的催命符,谁能相信弱小的布尔什维克能抵挡住世界上最强大的几个帝国主 义国家的联手绞杀?</p>

反正在当时,看衰布尔什维克的是主流。不少刚刚逃到法国、瑞典和东北的白军残兵败将一个个是欢天喜地,他们认为反败为胜的时刻终于到了!</p>

可托洛茨基不这么看,他认为虽然布尔什维克即将要面临的挑战是艰巨的,但是布尔什维克和俄国并不是待宰的羔羊。相反,他认为完全有一战之力,甚至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还拥有优势!</p>

托洛茨基觉得全欧洲、全世界的无产阶 级已经觉醒了。只要拥有全世界无产阶 级的认可和支持,掀翻帝国主 义旧秩序是完全可能做到的。甚至觉得这些帝国主 义根本就是活雷锋。在他费尽了口舌都无法说服列宁、说服党内的那些保守派大踏步地向中欧和西欧挺进时,帝国主 义却自己送上门来了!</p>

“德国帝国主 义的投降。意味着全世界的帝国主 义已经沆瀣一气,为了维护他们对世界的统治,帝国主 义集团下一步的动作必然是干涉波兰、干涉东普鲁士、干涉白俄罗斯、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最后也必然干涉我国的革命!同志们,德国的投降是一个信号,意味着我们同帝国主 义集团的决战已经开始了!”</p>

看着神采飞扬激情四射的托洛茨基,列宁很是无语,之前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试图阻止过于激进的托洛茨基胡来,应该说效果还不错。谁想到德国人忽然就投降了,就如托洛茨基所言,这确实是无产阶 级和资产阶 级决战爆发的信号。没有德国拖后腿的协约国集团绝不会放过俄国和布尔什维克的,这就意味着接下来的重心必然是为决战做准备!</p>

实际上在列宁看来,决战的战场已经选定了,那就是波兰。谁能在波兰取得胜利,谁就能笑道最后。为了掌握主动权,托洛茨基所主张的不管乌克兰直接向波兰挺进的计划已经是无可阻挡了!</p>

谁让这是大势所趋呢?哪怕是列宁也只能让步,只能让托洛茨基去折腾了!</p>

“我们还有一定的时间,而且也占据了一定的先机!”托洛茨基激动地说道,“波兰的反动势力已经遭受了重创,毕苏斯基的大本营华沙已经是一座孤岛,我们需要做,就是摧毁这座孤岛,干净彻底的铲除波兰的反动势力,然后向东挺进,解放德国、解放法国,直到解放英国和美国!”</p>

不得不说,此时的托洛茨基已经显得过于亢奋,有点神经质了。可他这样的神经质以及语无伦次的演说却获得了中 央委员会的认可,就如列宁所言,这是大势所趋,根本就不能阻挡。</p>

中 央委员会很快就通过托洛茨基提出的挺进波兰帮助波兰工人党建立社会主 义波兰的提案。围绕这个提案,最高军 事委员会很快就着急了全体会议,着重讨论这个问题。</p>

那一天。列宁、托洛茨基、斯维尔德洛夫、斯 大林、捷尔任斯基以及各个方面军的司令和政委共聚一堂,他们将决定波兰以及未来东欧和中欧的命运。</p>

“占领华沙!”托洛茨基很不客气地说道。“这是必然的选择!”</p>

说完他扫了周围一眼,有点挥斥方遒的意思说道:“在波兰方向。我们可以投入两个方面军,白俄罗斯方面军和波罗的海方面军,我认为这两个方面军应该积极开展行动,抢先占领华沙,充分地将波兰无产阶 级动员起来,然后在华沙以西方向同帝国主 义进行决战!”</p>

列宁没有说话、斯维尔德洛夫和斯 大林也没有说法,李晓峰自然也不会说什么,中 央委员会已经决定了的事儿,想反对也没用。倒是乌博列维奇很想说什么。但是李晓峰在桌子底下踹了他一脚,让他不要出声。</p>

乌博列维奇想说什么?他无非是想说,兵力不够!当然并不是夺取华沙的兵力不够,而是同帝国主 义决战的兵力不够。波罗的海方面军将红旗波罗的海舰队算进去,也不过是十万多人,勉强能编成三个军,再加上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那十来万人马,也不过是二十万人。</p>

再说白俄罗斯方面军,这个方面军由东方方面军的主力构成。拥有四个军超过二十万人的兵力,再加上白俄罗斯本地的红军支援,合计三十万人。</p>

二十万加三十万合计五十万,看上去似乎不少。但必须要说明。这些是全部的力量,实际上波罗的海方面军和东普鲁士人民解放军真正能拉上战场的也不过是十五六万而已。而图哈切夫斯基那里顶多也只能挤出二十五万人。这点人马拉到一望无际辽阔的波兰平原上跟帝国主 义决战,那真心是不够。</p>

要知道。光一个投降的德国就拥有数百万军队,协约国也不会低于这个数字。就算他们不能用尽全力干涉波兰,凑个百来万人不算难吧?哪怕再打一个对折。五十万人总凑得出来吧?</p>

哪怕协约国集团只来五十万人,那都够红军喝一壶的。而且人家这五十万人不是半途出家的壮丁部队,那是实打实接受过一战洗礼的正规军!而此时的红军,说实话,真心不算正规。</p>

可能红军欺负欺负波兰、芬兰以及半吊子的白军问题不大,但是遇上协约国集团的正规军,那真心是一点儿优势都没有。不光是没有优势,劣势还非常明显,在重火力上,比如说炮兵,协约国集团可以甩开红军两条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