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问你降不降(2 / 2)

秦歌一曲 老实人12 5565 字 2019-10-03

不要觉得奇怪,虽然紧身武服已经流行开来,但是在军队里,还是这样的风气。一些士兵还好一点,但将军以上的,千夫长啊甚至百夫长之类的,都是肥衣大袖,他们用护腕皮靴勒住衣袖,基本是不可能跑动的,跑不起来,日本人穿着和服的时候怎么跑?身体不动,手臂不摆,两条腿以小腿为主,大腿不迈开的跑,样子和螃蟹有些类似。明治维新的时候,日本人请欧洲人训练士兵,那些欧洲人第一要做的就是让日本人改变跑步的姿势。而要改变这种跑步的姿势,就要脱下日本人穿的汉族武士和服(不学无术的人一定要知道,男女和服是一样的,都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古老的民族文化,在无数的战乱中我们失传了过去的文明,但不代表我们不认可我们曾经有过的东西。),而穿现代的军装。如此一来,赵人怎么跑也是一样的。但这些赵人不是骑马,当然他们不爱骑马,他们会用轻车,或是坐战车。因此在赵军没有进行骑兵为主的时候,肥衣大袖对于军官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他们不要自己跑的。

看着那庞大却没有什么动静的赵军,北秦伯发出冷笑,他一声令下,大军停于一箭之外处,一个随军的囚牛卫大嗓门拿着铁皮喇叭狂吼:“我北秦君伯在此,问尔等赵人,降不降……降不降……”北秦伯昂然,五卫军举旗,其余各军一同举旗,两千八百骑,用几乎是同一个声音喝道:“赵军……降不降……赵军……降不降……”北秦伯遗憾,不是野战师团,也不是军团,如果是那两种长于战斗和训练的主力军团,他们就会喊出地地道道的一个声音。

可就算是这样,北秦军喊出的声音也成了一道闷雷,让这太阳已经出现的早晨,有了一种压抑的沉重力。赵军赫然,这种赫然不是别的,而是北秦军这么少,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喊出这一句话。在此前,北秦军问过义渠降不降,问过禺支国降不降,当然,得到的答案都不是不降,但那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在那之后,义渠灭了,禺支亡了。北秦人就是这样建立了自己的信心。打不打是一回事,先问问你降不降,哪怕我人少,我在精神上也不怕你!如果没有实力,这叫阿q精神,但如果有了实力,那就是老虎的咆哮,鳄鱼的眼泪!北秦军战前的慈悲。为什么说是一种慈悲呢?是人都知道,北秦人残忍无比,不管他们在内政方面怎么法治,怎么兼爱子民,但这只限于北秦国的内部,对于外敌,北秦军的口号人所共知,那就是“敌人不是人”。在战国时代,已经有了很强的人权观念。在儒家没有独大的时候,人与人的尊重是一种最基本的体现。臣子见君不跪,除非是必要。说话前相互答礼,只要是同一级别的。而古老的兵礼更是要求瘦弱之敌不杀,老白之俘不抓,穷寇远逃不追,敌不列阵不战。这是古老时被人叫做大商的国家进行的一种礼,强大的商军就是用这种礼征战四方,所以他们用这种礼和东夷人打了两次,如果他们不遵守这种所谓的礼,而是大杀四方,顺我者不一定昌,逆我者全族死光光,那还有后来周室的兴起吗?可怜宋襄公进行仁义,反而成了反面教材。虽然宋襄公打仗过于一腔情愿,不知兵战之凶,可是要以此说他的智商有问题,是一个傻子白痴,那可就太过分了。不过这是一种人类的劣根性,总是以成败论英雄。

比如项羽有个屁本事,就因为他毁了光明的先秦文化,居然就成了英雄,而且在他全无功绩的情况下,没法子的把他无聊的爱情拿来说事!那傻b有爱情么?不过是穷死而惧辱也。说白了,要不是虞美人怕项羽兵败,自己生不如死,要给轮大米,自己早死,不定会成什么样呢。就是因为她怕受辱而自杀,居然成了对项大傻b的爱情证明!项羽,他只是残暴而已!北秦也是一样的残暴,北秦伯本人更是凶残的另人发指。无论北秦的内治多好,也无法掩盖北秦军方的凶狠残忍。北秦军是北秦伯一手建立起来的,北秦伯是一位开国的君主,我们说一个将军决定一支军队的灵魂。北秦伯正是决定了北秦军的灵魂。

杀人吃人是最最正常的事,北秦伯最先向手下人说明“敌人不是人”的这一理念!什么是敌人,与我为敌,并且直接或间接的帮助与我为敌的,那就是我的敌人。比如赵军与我们为敌,那给他们运粮的人,送水的人,后勤的人,赵军士兵的家属亲人,都是我们的敌人,对于这样的敌人,不论他是不是有战斗力,是不是士兵,是不是男人,是不是女人,是不是小孩,甚至连孕妇,也是敌人。而这些敌人,除了必要,有大于吃的价值,那就吃好了。

和中国历史上那些疯了似的吃人军队不同,他们是没有目的,没有粮食的乱吃一通,没吃的所以吃人。北秦军没有粮食吃吗?当然不是,北秦有的是米粮,这些食物大多制成了各种其它的东西,比如说浆糊、米糕、面粉、面包、五谷之酒、甚至用来喂养一些牲畜。北秦军吃人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吓唬对方,同时让北秦军自己保持野蛮的本性。一支军队要想野蛮强大噬血好战,一定要用很多战斗来培养,那太慢了,而且会死伤很多的士兵。但如果吃人,并大规模的吃掉敌军,就会让这种成长加快。这才是北秦伯要求军队食人的目的,并且人肉的确是还可以的。第二个食人的原因就是要让士兵们死战!北秦军在胜后吃敌军的肉,那么,北秦军队如果败了,下场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北秦伯以此让自己的士兵在上了战场后,就拼死而战,纵然身死,也绝不放弃抵抗!所以,北秦伯才打造出了这么一支军队。

所以,北秦伯才自然而然的带着手下的大军飞骑而出跑到了赵军的面前问他们“降不降!”看着趾高气扬的北秦军,看着当前那个金光闪闪的北秦伯,那个四面头盔,远了点,赵侯看不清,他也不知道这个大将就是北秦伯,但他怒:“尔撮之小国,焉敢大耶?”公子范忙着说道:“父侯息怒,就儿臣所知,北秦军一向喜欢在战前招降,他们这是要落我军的士气!” 射仆大夫道:“此敌人骄兵之计也,意在诱我出战,君侯,我军一路行军,辛苦以极,如果仓促应战,士兵体力精力不足,反而会吃大亏,我看北秦贼军不知道我们来的这么快,所以他们没有足够的兵力,不敢应战,只有这么点人,我主何必急于一时之得,先扎营休息,过了今日,来日兄弟们养足了体力,再行大战!” 行军司马也道:“两军交战,当互通使节,我们之前没有通使,现在要打,多少要派人去说一下,不然,我大赵与那戎胡何异?”

赵侯怒道:“话虽如此,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唯贼者当以刀兵对之,不打压一下北秦狗贼的嚣张气焰,我心难安!却加、武夷,你二人领三千骑出战一试厉害!”公子范道:“父侯,不可呀,我们一路上遭遇到的北秦骑兵还少吗?我们派出的几支斥候都给敌军杀了,北秦骑兵不是我们能对付的,我大军先当以守,再次攻下那……”说到这里,公子范赫然发现,在苏慢打造黄河渡的时候,北秦人也在这里修筑了一座比黄河渡口更大更坚更雄壮的居城,这城也许小,但从战争的要求来说,却是麻雀虽小,五脏全矣。看来北秦军已经意识到赵军的到来和己方兵力之不足,而把精力放在了这一场防御战上!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只要输入-www.69zw.com-就能看发布的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