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秦公的奇遇(2 / 2)

秦歌一曲 老实人12 5458 字 2019-10-03

景监先施上一礼,然后道:“五余万件旧兵器、五千辆老战车、八万斛粮食。。。铁块不多,只有四五千余,青盐也只有六千多包。”嬴虔道:“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把军队恢复到十五万!但新兵器还要时间!想要打仗,没有三年怕是不成的!总之,秦国再也不能大召了!”

秦公喜道:“那尽也够了,先调三万斛粮食,大哥,你领兵,我们把东骑义渠先给灭了!”

嬴虔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道:“君上,你说打什么?”

秦公道:“大哥还不知道,东骑人已经把义渠人打惨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趁这个机会,一口气把这两个部族都给吃了,从此以后,我大秦北面就再也没有顾忌了!”

“不行!”嬴虔断然拒绝:“东骑是替我们老秦打这一仗,也从来没有半点不臣之意,他们在雍城投入了大笔的钱,可以说是我老秦的一部分,同时这个东骑还的西戎等部交好,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没有理由的话,是不能先动手的,我们甚至不能说东骑人失德!”

所谓失德,是指一方治理地方不利,让自己治下的百姓吃苦。。周人当年就用这个法子把西面的部族给灭了,同理,秦穆公打西戎的时候也是借用这个理由。但讽刺的是,当时西戎的所谓失德是秦人给的,不过现在却是不同,东骑刘羲治下平稳富足,而且也没有不臣之心,这还是一个很弱小的部族,从哪说,都没有打击的道理。

春秋无义战,也没有莫名其妙的战!也就是说,打人家,总要有一个道理!

秦公冷冷一笑,正要说话,那边景监也说话了:“君上不可哇……”

秦公大怒,但别无它法,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把这股怒压了下去,道:“为什么?”

景监道:“君上,这批粮食是用来给本国秦民度过冬天的,还有明年的春夏,不然,我们拿什么来恢复生产?农事一日不复,我秦国怎么回复国力!臣当时借这批粮食的时候向樊余上大夫保证,当在三年后加倍而还,如果我们拿这批粮食打仗,纵得一时之粮,可能恢复生产么?我们三年后能拿出还人家的粮食么?”

秦公如同给一个惊雷劈中了一样,呆呆的说不出话来!是呀,打仗就一定能得好么?现在东骑和义渠都杀得难分难解,就算是打下了东骑和义渠,义渠还好说,可东骑到底只是一个小部族,特别是他的关系复杂,一边和老雍城的世族关系菲浅,一面又和魏人有着深厚的交情,而它偏偏还是一个小部族,打下来了真是得不偿失!

而义渠,现在已经给东骑打着,据传闻,这个义渠已经给东骑打烂了,也就是说,打下了义渠也是一样不能挽回秦国的损失。。。换句话说,就是秦国只不过是拿下了两块地方,但却要管理更多,可问题是秦国没有足够的粮食,到那时怎么办?秦国还是穷,还是弱。

而打仗用光了粮,那三年后怎么办?人无信则不立,还不上粮食,秦国还是穷秦,那时候,还会有谁愿意帮助秦国,借秦国粮食?到了那个时候,秦国怕就真的玩了。现在的秦国虽然借着前期的一场战事把西戎给镇住了,但如果秦国一直弱下去,它还能镇多久?

见秦公不言不语,景监继续道:“方今天下,各方战国,无不是以图变法自强,韩侯重用申不害行新法,而齐国也开始自强,君上,我大秦的出路不在于战,而是将养国力,国强才能甲兵盛,那样我们秦国才能再强,老君上之失还请君上明鉴哇!”

这老君上说的就是秦献公了!嬴虔大怒,回首喝道:“大胆,你怎么敢非议先君!”

“不!”秦公止住了嬴虔,脸上露出了个比哭还要苦的笑,叹道:“他说的对,大哥,是我的错,我太急于求成了!我们回去吧,把东西入库,还有,把粮食分发给百姓,这两天已经有郡县上报说有人饿死了!可有一样,这粮不能一下子发出去,要看情况,别让人多拿了,我们这粮食来的不容易……”

秦公唠唠叨叨说个不停,总算是停了下来。。

回到了朝堂,秦公和左庶长嬴虔隆重的设宴为景监接风。席间,三人说到夏天的危机、魏国的腐败与洛阳王室的衰颓,都是不胜感慨。秦公三次向嬴虔和景监敬酒,激情的褒扬了两人化解秦国灭顶之灾的莫大功劳,当场册封景监为公室内史,以长史公孙贾为辅助,共掌秦国政务典章与机密事务。

嬴虔和景监离开政事堂时,已经是三更天了,大雪依旧纷纷扬扬。秦公原本想去看看小妹荧玉,听她说说几个月来的秘闻趣事,也看看这个小妹妹磨练得是否精干了一些。可是,当他在廊下看到寒风呼啸时,却是心中一动,回身书房取下长剑,披上黑色斗篷,大步向国府外走去。老内侍黑伯早已经做好准备,远远跟随在后面出宫。

秦公刚刚走到马道口,恰遇主管兵器改制的前军主将车英带一队兵士巡视过来。秦公详细询问了工匠们的防寒和军食,又走进瓮城,逐一查看了一百多顶军帐,才走出瓮城。远远跟随的黑伯注意到君上并没有原路返回,却拐进了一条小巷。

黑伯猛然醒悟,君上莫非要去看望老石工白驮?在月前,秦公特地找到这位巧手石工,刻了一幅石碑,上书“国耻”两个大字!并以自己的血染红了字沟。当时秦公特付了石工百枚魏刀,可惜的是石工竟然没要。

却见那秦公刚刚走进巷口丈许,却突然停步,贴身一家门口的石柱后。这时,黑伯远远看见小巷深处一个黑影飞上墙头,倏忽不见了踪迹。黑伯久经沧海,并不急于跟进,反而守在巷口不动。秦公从隐身处闪出,轻身向前潜行,没有半点儿脚步声。他来到那家墙下,飞身飘上屋脊,伏身向院中望去,只见庭院正房灯火明亮,窗棂白布上映出一个长发长须者正在翻动一卷简牍。

窗下伏着一条黑影,显然正在倾听窗内动静。突然,窗下黑影长身蹿起,一柄短剑飞向窗内读书之人!窗内读书人的身形未见移动,手中一支大笔微微一摆,便传出一声清脆的铜铁交击之声,那支短剑便飞出窗外没入泥地之中。黑衣人一击不中,便飞身从院中跃上屋脊,要逃出院子。却不意秦公长身站起,剑鞘平推而出。黑衣人惊呼一声,一个踉跄跌入院内。秦公又伏身原处不动,想看看主人如何处置刺客。

屋内读书人听见声音,缓缓站起,开门而出。他背着灯光立于廊下台阶,秦公却是看不清他的面目。只听他一阵大笑道:“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学派之间,谋杀劫书,岂非贻笑天下?屋顶高士请勿挡驾,让这位朋友去吧。”

跌坐雪地狼狈不堪的黑衣人深深一躬,飞身上墙,倏忽消失于雪夜之中。

读书人拱手笑道:“雪夜客来,不胜荣幸。请贵人光临寒舍一叙了。”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