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扬州十日(2 / 2)

阉党二世祖 有限无敌 4969 字 2019-10-03

“不是高杰他们,北虏有什么消息吗?”

卢嗣业听马铖这么说犹豫的回答道:“军门大人,咱们军情司刚组建,在北直隶、河南一带的人手不足,现在最新的消息就是正月十二多铎攻破潼关,估计现在正在围攻西安!”

卢嗣业估计的也算在理,按照正常来看西安也是坚城,再怎么说也能坚持一年半载,当年李自成攻西安可是打了半年之久,满清现在就几万人还不要一年啊!卢嗣业不知道,可是马铖知道李自成现在大势已去,对上生力军多铎根本没有什么胜算,西安现在估计丢了。

马铖也知道自己有些强人所难,毕竟军情司刚组建不到半年,在加上河南一带人口损失很大,没有情报传来也是正常。

“好,老卢你下一步将全部精力都放在河南,打探到北虏的军情马上报给本督!”卢嗣业听马铖这么说赶紧拱手接令。

虽然马士英不让马铖去扬州,可是提前的准备还是要做的,马铖命令军中督粮官王显,准备三万人半年的粮草,同时装好车,准备随时出发。王显不知道马铖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过王显性子内敛,倒也没问什么开始收集粮食。

同时马铖还命令兵器局加大生产速度,工匠三班倒,做到换人不停机,将产能做到最大。

马铖知道现在时间紧急,恨不得一天当成两天来过,可是马铖个人的能力如何阻止历史车轮的转动?在四月初四,从江西九江传来消息,左良玉带领两百万大军顺江东下,打算到南京清君侧。

这个消息一出整个南京就乱成一团,以前北方战乱频发,但是都在江北,南京这里从嘉靖倭乱到现在已经和平了将近一百年。现在南京市民听说两百万大军要来收拾马士英,马上在南京城里出现了逃

难潮。

这个消息也让马士英焦头烂额,不过好在以前马士英早已经做过预案,在加上马士英带过兵,知道左良玉虽然号称两百万,其实真正能打仗的远远不到这个数。

马士英第一步先稳定南京局势,同时上书皇帝,命兵部尚书阮大铖会同靖南侯黄得功、广昌伯刘良佐以及池口总兵方国安等人组织堵剿。黄得功的军队被调到长江以南的太平府,刘良佐军部署于对岸江北。

马铖在城外得知左良玉东下的消息后马上进城,在次请求马士英让他去扬州,代替史可法镇守扬州。可是马士英现在内忧外困那里顾得上马铖,将马铖大骂一顿后赶出门去。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马士英焦头烂额的时候,江北传来消息。四月初十,满清骑兵出现在徐州外围,四月十一日,徐州守将李成栋投降满清。四月十九日,降将许定国引满清军队至扬州,扬州被满清水陆各军包围。

这个消息传到南京如同火上浇油,一路敌军马士英尚且能对付,现在两路齐至这可怎么办?没办法马士英只好强令黄得功部逆流而上迎击左良玉,同时命令扬州的史可法一定要坚持住。

南京这边准备充分,可是让马士英想不到的是,左良玉所部看着气势汹汹,但作为主将的左良玉本人在四月初三却病死了。

四月初一左良玉占领九江后,他的部将郝效忠将九江城焚毁一空,原本站在船上看风景的左良玉不知道犯了什么病,突然吐血数升,在二日后,也就是四月初三晚上死于军营中。

左良玉死后各位将领秘不发丧,共同推选他的儿子左梦庚为主,同时继续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东下。可是左良玉死了,他的儿子与部将在无人是黄得功的对手。

黄得功在铜陵带领两万精锐与左梦庚的八十万大军作战,原本左军就不是黄得功的对手,在加上左良玉死了军心涣散,八十万大军被黄得功一战击垮。最后左梦庚带着二十万残兵败将退到九江投降了满清英亲王阿济格。

马士英也没想到原本最难对付的左良玉这么快就被解决,他下一步想将黄得功调往扬州防守多铎,可是这时候已经晚了。

四月二十四日,清军以红衣大炮轰击扬州城,这时扬州城内只有一万兵马,那里是城外十多万满洲兵的对手,在第二天,也就是四月二十五日,天下坚城扬州就被满洲兵攻陷,扬州督师史可法殉国,时年四十五岁。

多铎占领扬州后,为了震慑投降的南明诸将,决定屠城,全城八十万男女老少只存活两千多人,史称“扬州十日”!

就在扬州被屠城的同时,在南京城头上有一个青年将领,看着江北扬州的方向,心中默念:多铎,来吧!到南京来!看看是你的满清八旗厉害还是小爷的火炮厉害!

(这几章进度加快,因为有的书友说写的太磨叽,所以将南京保卫战以前的故事一概而过,同时本书的第二部到此结束,第三部就是南京保卫战,写的是小马同志如何从一个菜鸟成长为天下枭雄的故事,欢迎大家订阅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