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活捉黑猴子(中)(2 / 2)

同时,在东方,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上,十几万人拖延而来。这一次张元的投诚,使契丹损失减低不少。要不是元昊敏锐的直觉,撤退得早,连元昊都有可能被抓住。然而甘州城中,还有百姓和没有逃掉地士兵对契丹人展开反击,可人数上的劣势,和元昊的逃跑,使他们群龙无。

而现在契丹人回家心切,加上他们许多战友都被西夏人杀害。特别是其中还剩下来的一些割鼻军。他们开始残忍地对这些人围缴、屠杀。这一次甘州与凉州不同,凉州那么天下来,城里面有许多百姓有意识地逃到了城外面。这一次契丹破城度太快了,几乎所有的百姓都留在城中。

辽宗下令收缴财物,然后再次下令,屠城!

他将这次受的气全部泄在甘州城地百姓身上。这也是游牧民放的拿手好戏。成吉思汗将它挥到最高境界。清人入关时,也对汉人做过。

屠完城,辽兴宗又下令,焚城!

反坚只是规定他攻下两城,任务就完成了,也没有规定他们该怎么做。

以至范仲淹后来接受甘州城时,都被甘州城地惨象震呆了。甘州城的百姓十剩不过一,还有许多人吓成疯子,在一片

舞蹈盘旋,甚至他还看到一个妇女,在断壁残垣石头,嘴里说:“我地儿,我的儿,娘找到你了。”

一会儿解开衣服,掏出早已饿得没有奶水地对着那块石头,又说:“我的儿,娘喂奶给你喝,你一定饿了吧。”

范仲淹到此幕,泪花都从眼中流下来。

耶律焘蓉也在劝阻辽兴宗,可辽兴宗就听,他说道:“朕就是要让宋朝得到一个一无所有的甘州,瑶慧郡主,勿要多言。”

这让耶律焘蓉想起了石坚说过的话,你们游牧民族知道什么?只知道破坏,然后聪明一点觉错了,再学习宋人的文明,再重建,让历史倒退,最后被他人赶上。你们自己要死,还要宋人与你们陪葬。

这使得她几天,一直表现得很压抑。

元昊要逃跑地消息,契丹也听到了。可是张元却说不要管他们。还谏辽兴宗有意将大军脚步放慢,帮元昊阻住在后面赶来的宋军。

辽兴宗问为么?

张元答道,现在元昊逃到了回鹘,回鹘人广大的地盘,宋人很难抓住他。但石坚如果对他置之脑,那么凭借他的本事,回鹘人都不是他的对手。那么他的势力越来越大,并且他在河西走廊与银川平原还有着拥。以后他一定会不断地骚扰这些地方,这将成为宋朝的恶梦,就象是他的祖父一样。那么为了以后河西走廊地太平,石坚不得不与元昊在回鹘人的地方上演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

而陛下大可乘这机会,生养锐。

说到这里,他还得意地大笔。象是夸越自己的才能一样,特地扭头看了一下耶律焘蓉。

只是那笑容里说不出的猥琐与人得意地那般猖狂与嚣张。让耶律蓉感到恶心。

但她也知道他是有嚣张地资格。宋兵到现在按兵不动,西边战线拿下沙州后,居然不乘胜拿下瓜州。虽然不知道石坚打的什么主意,但这一次张元的叛变,将会打乱石坚所有地计划,说不定真有让元昊逃到回鹘的可能。

大军并没有因为急于回家,行程加快,反而放慢下来。

看着西夏人离他们越来越近了,石坚命令所有士兵作好准备。然后对士兵说道:“你们全部跟本官喊。”

就在野利仁荣带着大军临近宋军的阵地时,突然传来几声震天般的喊声:

“投降吧,投降不死,你们就可以享受我们大宋富裕地生活。”

“别要犯傻了,你们到了西域,一无所有,最后还是死路一条!”

“为了一个杀害你们亲人,并且强迫你们丢弃家人的暴君卖命,不值得。”

就是三句喊话,使得五万西夏士兵一大半脸上都露出了犹豫不决的神色。这三句话说到他们心里面了。

可是他们还是畏惧元昊的淫威,跟在野利仁荣后面,向宋军站来。

这时候,宋朝大军站成了一字长蛇阵,就在西夏大军就要到达他们眼前时,三千多个宋兵手拿着步枪的士兵瞄准了西夏士兵扣动了板机。其实五万大军蜂拥而来,不用瞄准,也很难落空。

一个个西夏士兵被子弹击中,翻身落马。顿时,西夏大军一阵人翻马滚。可是野利仁荣还没有退却。毕竟宋兵的枪支还是太少了,西夏这一次为了逃跑,准备了大量地战马,基本保证了一人一匹以上。现在他们全而来,不会等到宋军射出几子弹,他们就能冲入宋军阵中。

可是他们还没有到近前,又是几波箭雨漫天而来。虽然没有让西夏大军造成致命性打击,可是看到无数的战友被先后射中,翻落马下,本来就旺盛地士气更是低落。

然后他们看到宋兵收起步弓弩,拿起武器开始变阵,一字长蛇阵变成七八个锥子,开形成雁啄阵。石坚在几大护卫的掩护下,居于中阵。现在再次将他逼到绝路上,如果不将这一支部队迅解决,就是城中早有了安排,也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元昊逃走。他只有带头冲锋在前,激起士兵地勇气。

左边是杨文广、折继闵、朱恨,右边是种谔、种谊、折继祖,七支箭头迅地扎进了西夏大军阵营里。

石坚挥起大刀,喊道:“下马投降不杀!”“活捉黑猴子!”

话落,大刀也落了下去,一个西夏士兵被他劈下马来。

果然石坚的勇敢,也激起了宋兵更大地勇气,他们似乎忘记了远道而来的劳累,一起跟在石坚后面大喊,并且将手中的兵器劈向了敌人。

石坚领军到现在,最大的一场冷兵器正面战,在肃州城外五里地的地方,正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