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2 / 2)

他现在的品阶和丁谓相差太远,说出这话大是不易,王曾他们又喝了一声好。心想朝中又出了一个忠臣。

丁谓更是翻起白眼,但也无奈,地确他现在有嫌疑在身,还辨解不得。不过他对这个薛奎也开始怀恨在心。

薛奎又说:“但是丁相为人心思深沉缜密,不是重大利益也不会这样做的。”

他这话虽然是在为丁谓辨解,可话音却是说丁谓心思阴沉,如果换作重大利益,就比如石坚,他就可以这样做。

这又让王曾他们解气。

他又说:那么还有一种可能。她在回来地路上碰到了不该碰到的事,这才引祸上身,被人击杀。”

石坚微微一笑说:“不错,薛大人这个想法和本官不谋而合。”

于是不用他俩说,众人都将目光转到开始那个启禀巧儿到她住处谈心的宫女。

面对这么身份显赫的人目光注视,那个宫女都吓傻了,她卟通跪倒在地说:“奴婢冤枉,巧儿的死与奴婢无关的。奴婢真的什么也不知道。”

石坚尽量用和软地语气说道:“你不用害怕,我们只想知道你住在哪儿。以便判断她回来的路线,看在路上有没有什么线索。”

薛奎说道:“石学士果然机智过人,这点很重要,而且现在立即将这位巧姑娘回来地路上一路全部封锁起来,否则会因为人多,帮罪犯掩盖了踪迹。”

刘娥立即对身边地太监下令:“你们还没有听到薛大人的话吗?”

她身边地太监立即会意,传下口谕,着令宫里诸人立即停止走动。

石坚通过交谈,才知道这个宫女是杨太妃身边的人。她和巧儿是老乡。所以巧儿才来到她的寝室谈心。可听到她是杨太妃的人,众大臣脸色全变了。因为从杨太妃到堇公主的寝室正好经过刘太后居住的宫殿。如果和石坚薛奎所分析的那样。是因为这个巧儿碰到什么不该碰到地事,那只有在刘太后居住的宫殿旁碰到的。这也有两种可能,一是刘太后自己做了不好的事,派人杀巧儿灭口。但是刘娥和武则天一样,心机深沉,但她比起武则天来好多了,先她品德好,虽然是个二婚,但她可没有象武则天那样宫闱,而且行事也光明得多,对大臣也没有下杀手,至多把一些反对她的人借着丁谓之手贬离朝廷。同时刘娥人表情也不象是知晓此事的模样。那么只有剩下一种可能,有人对刘娥不利!

大案子了!这是所有人心中的想法。就边淡定逢若的石坚脸上也阴晴不定。

他向刘娥施了一礼说:“这件案子恐怕不小,微臣肯求一人相助。”

这时候刘娥脸上也是怒气冲冲,要是真宗活着的时候,她还能一笑了之,可现在她感到自己就是孤家寡人一个,特别敏感。她冷冷地说:“好,哀家倒要看看谁有那么大胆子,石爱卿,你要好好帮哀家把这案件查清楚了。至于你想要什么人,尽管提出,哀家答应你。”

这时候,薛奎都不敢言语了,他也没想到一个宫女地死,却有可能引起朝政的变化。对于这些朝政和宫闱的内幕还不是他一个大理寺丞做得了主的。他现在心中幸庆,幸好把这个石大人也拖进来,否则凭自己的能力,这个案件都不好断。

石坚说道:“臣想请的这个人就是蓉郡主。”

众大臣虽然心情沉重,可听到石坚说出这句话,都露出暧昧的神情。

刘娥也神情古怪地望着他,心想:你还真想一箭双雕啊。不过她还是说道:“蓉丫头啊,她的确是一个好帮手。”

对于这个侄女的智慧,她可比谁都清楚。她又说:“准。”

这时,大理寺地衙役也赶到皇宫来。他们四下里查看线索,但这几天宫中请了不少道士为真宗祈福,加上事务繁忙,许多人在宫里走动,使得寻找线索地难度增大。还有忤作在验看巧儿的尸体。

当然,这件事眼看牵扯不小,这些大臣一个也不敢离开,在等着最后地结果。

过了一会儿,赵蓉来了。她向石坚露出询问的神情。石坚也将前后的经过向她说了一遍,同时他心中本来对丁谓不是很怀疑的,可现在也怀疑起来。当然他不会想丁谓会加害刘娥,现在刘娥是他的保护伞,他不会做出如此愚蠢的事。他是怀疑丁谓唆使宫里太监暗中对刘娥监视,恰巧被巧儿撞见,才杀巧儿灭口的。否则还有谁会对刘娥不利,还有谁有这么大胆子?

于是他对赵蓉说:“蓉郡主,微臣想请你单独一聊。”

赵蓉脸上一红,那天真宗临死前的遗言现在传遍开封的大街小巷,人民都知道真宗对石坚优柔有加,想把堇公主和蓉郡主一起许配给他。这成了开封的茶余饭后的最佳话题。她说:“好。”

堇公主也要前去,石坚说道:“你去可以,但你可要保证听到的绝不能让别人知道。”

堇公主立即誓。

看着三人走向一个避角,众大臣脸上神色更是古怪。王曾和晏殊对望了一眼,按理说虽有真宗遗嘱,而且这三人也可以说是般配,石坚才学过人,品德优秀,长相英俊,同样赵堇身份尊贵,还难得她是公主,却不是跋扈嚣张,娇憨可爱,长得也俏丽,蓉郡主更是美艳智慧,这三人怎么看怎么相配,可这也太不合理制,除了公主不说还外搭一个娇艳不可方物的聪慧郡主?这该不该谏?

那些礼部和礼仪院的官员更是急坏了脑袋,一个个心想,一个一品大臣娶公主不算,还同时娶一个尊贵的郡主,如果他们真的结婚,该参照那个条款举行这婚礼?

只有丁谓脸上露出忧愁,这时候石坚只要稍动一下脑筋,就会将这脏水泼到自己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