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出兵台海(一)(2 / 2)

不称职的兽医 开阳 4549 字 2019-09-29

郑芝龙不是傻子,相反的他十分精明,否则也不会如此年轻就创下这样的家底,对于我的话很可能他一直就在考量,只是不说不问,等我自动说出来。

“李大人这么想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不过琼州多瘴气,岛上住民野蛮蒙昧,恐怕不是一个好去处。”作为郑芝龙他自然不希望我将手插到他的身侧,吕宋被攻下出乎他的意外,让他多少有些措手不及,现在若是海南也被我便向占领那么通往印度洋的通道几乎就被我封死了,全凭海上贸易获益的郑氏恐怕今后就要受制于我。

“那哪里好呢,台湾也不错,可惜被荷兰人占了,我看不如我派兵将它打下来在那里造船肯定也不错,听说台湾气候宜人,物产丰富,郑兄早年也在那里经营过,不知是否给我一些好的建议呢!”

一听这话,郑芝龙勃然变色,若是我得了台湾那等于直接卡住了他的喉咙,他还有何纵深可言,更别说是继续发展了。

“李大人真是喜欢开玩笑,当初颜思齐颜大哥将台湾交给我,郑某无能让荷兰人占领,但是郑某就是死也要将台湾夺回,以慰颜大哥在天之灵,李大人这样做不是陷我以不义么!”郑芝龙这样说已经等于变相的告诉我,台湾是他的水也不可以染指。

“原来是这样啊,得罪得罪,不知者不怪,还望郑兄见谅,既然是这样,我看我还是到琼州去造船吧!”说着我自嘲的大笑道,就是在告诉郑芝龙这两个地方我必取其一,让他看着办吧。郑芝龙也听出了我的话中之音,哪有不明白的道理,左右已经这样了,给不给都让人惦记,还不如将琼州这个便宜人情送出去,讨个皆大欢喜,郑芝龙在心中衡量一帆后还是认为台湾的军事意义更加重要,所以最后答应我在琼州建厂,但是他还是拒绝了我派兵帮助他的“好意”,决定战舰装备之后就回闽粤,由自己动手解决刘香。

……自从郑芝龙从颜思齐手中接过台湾后,他可就是真没少往台湾投资。当时正值天启六至七年(1626~1627年),闽南发生严重旱灾,遍野赤土,许多村落连草根树皮都被吃尽。郑芝龙就是利用这个机会,自率船队袭击福建漳浦,劫掠金门、中左所(今厦门)和广东靖海、甲子等地,不久又回师福建,再犯厦门,袭铜山(东山),陷旧镇,击败金门游击卢毓英、福建总兵官俞咨皋的进剿,纵横东南海上,声势所向披靡,使得官兵疲于奔命,莫可奈何。奔袭中,郑芝龙等还招抚了泉州饥民数万人赴台拓垦,沿海饥民及无业者竞往投靠,这一仗郑芝龙不但打败官兵还击败了当时在海上自己最大的对手许心素,使厦门从此成为郑氏的地盘,势力日益强盛,官兵不能敌,也代表着泉州帮势力的兴起。

郑芝龙海上势力的日益扩张强盛当然会引起明朝统治者的恐惧,虽多次派兵追剿,但均失败。明政府既无力剿灭郑芝龙,又为了利用这支海上势力与荷兰人抗衡,镇压其他“海盗”,只好对郑芝龙施行绥抚。

天启七年(1627年),明廷起用曾经担任泉州知府的蔡善继任泉州巡海道,对郑芝龙进行招抚。郑芝龙率众到了泉州,见到了蔡善继。郑芝龙之弟郑芝虎、郑芝豹在会见后,认为朝廷没有诚意,于是鼓动郑芝龙等马上离开泉州,重新过起海上称雄的生活,这次招安也就以失败告终。

随着崇祯皇帝的即位,他通过我的经典登陆战认识到了海军的重要,可是这时他能用的海军已经少的可怜,所以将主意打在郑芝龙这支当时沿海最庞大的实力上,所以立即于崇祯元年七月招抚郑芝龙。郑芝龙这此看准了机会表示以“剪除夷寇、剿平诸盗”为己任,九月就抚于福建巡抚熊文灿,率部降明,诏授海防游击,任“五虎游击将军”,离开他多年经营的海上贸易根据地台湾,坐镇闽海。而此时,郑芝龙有部众3万余人,船只千余艘,由此可见他真正发家是在台湾,所以自然不容我染指了。

那时崇祯元年,闽南又遭大旱,饥民甚众,郑芝龙在熊文灿支援下,再度招纳漳、泉灾民数万人,“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船运到台湾垦荒定居,这在台湾历史上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所以此时台湾虽被荷兰人占领,但是那些移民还在,郑芝龙如何肯让我去台湾他的老巢呢。

如今双方既然有这义项,自然是早早谈妥,尽管郑芝龙不断的压价,可是我还是坚持“原则”,郑芝龙心急最后只能答应,希望我尽快给他装备,好回去对付刘香。这一折腾时间就又进入隆冬,正好赶上季风,郑芝龙不再犹豫带上装备好的战舰辞别妻儿向自己的老巢福建出发。

在回返的途中,郑芝龙与刘香的船队在福州附近遭遇,发生了血战,一艘郑和宝船以及四艘伊丽莎白级战舰(三艘为刚刚购买,一艘是上次送他的)本该是应该占有优势的,可是由于缺少船员(大多数船员是在朝鲜以及山东新招募的),再加郑和宝船和伊丽莎白级战舰第一次协同配合作战,经验不足,结果郑芝龙没有讨到任何便宜,这一战从早上打到傍晚,双方各死伤数百人。郑芝龙弟弟郑芝虎在身上两处负伤的情况下,冲入敌阵,被刘香的人用四爪锚和铁链缠住,几乎不能脱身,后来是部下拚死救出,而刘香本人在郑氏水军的援军到来前则已经向南逃逸而去。

四艘伊丽莎白级战舰,三艘轻伤,一艘重伤,郑和宝船也破损不少,这让郑芝龙十分郁闷,然而更郁闷的还在后面。第二年春天新任荷兰台湾长官普特曼斯(hans putmans)为迫使明朝开放贸易,企图用武力强占大陆沿海,结果在刘香的帮助下,不宣而战,派出8艘战舰,对刚刚追剿刘香回到厦门没有戒备的郑芝龙部和明朝官兵发动突袭。击沉、烧毁和弄沉港内郑芝龙和明朝官兵的二十几艘战船,郑和宝船再次负伤,不过这次损失可是不小,不光郑和宝船,就是连伊丽莎白级战舰也有一艘在海战中沉没,让郑芝龙心痛不已,同样也让他看到了郑和宝船的缺陷。

明朝的厦门官员在驻军遭到荷兰人痛击后,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找人与荷兰人疏通,表示愿意通知厦门、金门、烈屿、鼓浪屿及附近各岛的百姓送上二十五头牛、二十五只猪和一百只鸡,希望荷兰人不要再伤害百姓,使他们可以继续安心耕种。荷兰人嘴上答应可是实际上却是在积聚力量,并同刘香部联系,果然到了3月,普特曼斯与刘香在台湾的大员汇合,准备再度偷袭福建的郑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