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大战在即(1 / 2)

 栗屋胜久此前曾提到,他在更靠近越前的岩出山、狩仓山、駈仓山各建造了一座城砦,用于侦查、传递朝仓军的动向。</p>

山县盛信对自己手中的山县骑兵队很是自信,他希望率领一部分先锋骑兵进驻駈仓山砦,利用速度优势,快速越过两国交界的关峠,趁着朝仓军尚未集结完毕,主动出击,突袭金山城,若是有幸攻下城池,便能占据战场主动;即便未能成功,也能打乱敌人阵脚,让敌人耗费时间重整军备,再寻战机。</p>

他的这一计划得到了熊谷元直的支持,后者认为,朝仓军历次进攻若狭,都是从关峠进入,一路向西焚烧三方郡的村庄和城砦,使得若狭,特别是熊谷氏所在三方郡的豪族国人以及百姓苦不堪言。</p>

这次既然是若狭全领动员,就应该让朝仓军尝尝战火烧及本领的滋味,不论是否能攻克金山城,都应该给朝仓家点颜色,让一乘谷的朝仓孝景知道,若狭虽小,但也不是能随意欺辱的。</p>

但是,驻守此处已久的栗屋胜久却持有不同观点,他分析道:</p>

“诸位都知道朝仓军在金山城集结大军,却要去强攻此城,岂不是以卵击石,让朝仓军以逸待劳?况且,诸位知道我为什么要在椿峠这里筑城,而不是向东把城池建在两国边界上么?</p>

很简单,一方面椿峠扼守大军进出三方城、深入若狭腹地的唯一入口;另一方面,椿峠以东到两国交界的关峠,虽说有不少山头,但分散零散,形不成体系,一旦开战,既容易被敌军分兵突入,更容易被多路包抄,只能作为战场,不能作为军队集结地。</p>

因此,在下以为,应当将笼城的地点放在椿峠附近,我军可以利用这个‘葫芦口’很好地限制朝仓军大军团作战的优势,尽可能地消弭兵力不足的弱势。”</p>

“我也是这么想的。”信重知道,历史上栗屋胜久,就是凭借在椿峠附近构筑的防御体系,将朝仓军死死钉在国吉城长达六年,他对战局的分析和把握还是很有见地的。</p>

当然,信重之所以同意他的观点,也有自己的考虑。</p>

“这次在朝仓军中担任军奉行的是朝仓宗滴,这位老将威望极高,英勇善战,历经多场战斗,对金山城的防御肯定不会马虎。我们舍弃本土作战的优势,冒然突进越前,且不说能否成功,即便成功杀到金山城下,又如何保证能一举击溃朝仓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