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之书(1 / 2)

赵惠文王传 傲双 0 字 1个月前

 “这雨,怎么总是下个不停。”

接连节日,燕国蓟城下起了大雨,街道积了很深的水。

“王上,雨季将会来临。”

“寡人记得,雨季还应该推迟两月。”

“可能是雨季,提前了吧!”

“骑劫在齐国怎么样。”燕王接过宦者端过来的暖酒。

“据斥候来报,骑劫已经接替乐毅,全面接管齐国。”

“骑劫不负寡人所期,还是有点本事。”燕王认为骑劫取代乐毅,会遭遇阻力,却没想到如此顺利。

“若非王上的识人之明,安有骑劫将军之功。”

“哈哈哈,你们啊!不愧是寡人的肱股之臣。”燕王喝了一口酒,暖暖身体,放下酒樽又问道,“乐毅被寡人换下,他就没有不悦之色。”

“乐毅的一切,都是先王和王上给的。离开了王上,乐毅什么都不是。”

“乐毅能破强齐,还是有真本事。”燕王唇角勾起一抹诡谲之色,“当初,父王还为了他鞭笞寡人。”

众人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接话。毕竟,先王为乐毅鞭笞新王,这事令新王极其不悦。

燕王继位后更改先王召令,替换乐毅,一是关系向来不睦,二是忌惮乐毅居齐自立,毕竟,乐毅在齐国已经有五年,有能力自立。

“乐毅在何处。”燕王一扫眉宇不快,如今,骑劫取代了乐毅,他消除了隐患。

“你们怎么不说话。”燕王见众人脸色难看,语调透露出不善。

“王上,乐毅跑了。”

“什么。”燕王眼神透露出杀气,“寡人给骑劫密令,若是乐毅不放权,可以先斩后奏。乐毅主动交权,定要将他送回来。寡人要让乐毅看看,寡人灭齐之功,以羞辱之。怎能,让乐毅跑了。”

“据斥候来报。乐毅主动交权,离开临淄,启程归国。怎知,乐毅突然南下。”

燕王急切地问:“乐毅去哪里了。”

“有人说他去了魏国,也有人说他去了赵国,还有人说他居齐,联合诸侯,欲裂土而王。”

“混账!混账。”燕王勃然大怒,“父王如此恩宠乐毅,他竟然不回来送他一程。”

那些大臣,送去异样的眼光。先王恩宠乐毅是不错,可,新王继位,就收了乐毅的军权。乐毅若归,只有一个结果:死。

燕王越想越气,胸膛急剧起伏,怒声道:“来人,追查乐毅的下落。一旦,发现他的踪迹,将他押送回来。若乐毅反抗,杀无赦。”

“王上,不可。”一大臣极力劝阻。

燕王阴狠地看着对方,质问,“你敢教寡人做事。”

“臣,不敢。”那名大臣请罪之后,又道,“乐毅在齐地有很深的根基,与魏赵诸侯交好。不仅如此,他在我军中还有崇高的威望。王上这样做,逼急了,不仅会令乐毅反,还会令将士寒心。事关大局,还请王上三思。”

燕王想了想,也觉得对方说得有理,压制住心中的怒气,“你说得不错,当务之急,寡人要全面灭齐。只要灭了齐国,寡人之功,超越父王。世人皆说,没有乐毅,燕国不能破齐。寡人要告诉天下人,没有乐毅,燕国依旧能够灭了齐国。”

“来人,给骑劫传达寡人的命令,速速亡齐。”燕王太渴望战功,只要灭掉齐国,就可以证明自己。然,燕王的政令,尚未送出去。只见,一人走了进来,哭泣道:“王上,我们败了,我们败了。”

一道闪电划过天空,雷声骤响。

“你说什么。”燕王不相信自己听到的。

“齐军反扑,我军败了。”

“不可能,绝不可能。”燕王大笑道,“寡人刚得知骑劫取代乐毅,全面接管齐地。骑劫兵围即墨,不日将攻克之。我军士气正旺,齐军士气萎靡,如何能击败我军。”

“王上,我们败了,还败得很惨。伐齐的大军,狼狈逃了回来。”

燕王依旧不信,“不可能,这不是真的。”

“残兵败将正在殿外,王上不信,招来一问便知。”

燕王语音有些颤抖:“喊,他们进来。”

不多时,几名败将走进大殿。

“寡人问你们,我们真的败了。”

“王上,我们败得惨啊!”

“快说,我军是如何败了。”

“上将军更换乐毅部将,引发将士不快。上将军好大喜功,妄自尊大,中了齐人之计。齐人以火牛阵大破我军,我军溃不成军。即墨一败,齐人大举起义攻我,我们占领的齐地,都丢了。”

“骑劫何在。”

“上将军死于乱军之中。”

“什么,死了。”燕王半身瘫痪,柔软无力,“先王五年伐齐之功,竟毁于一旦。寡人愧对先王,愧对燕国将士。”

“王上,事已至此,我们还需从长计议。”

“败了!都败了。”燕王缓缓站起身,一脚踹翻眼前的案几,怒喊,“骑劫误我,骑劫误我。”

说完,燕王口中喷出一股鲜血,晕了过去。众人见状,连忙围了上去。不多时,医者令跑了过来,替燕王治病。良久,燕王睁开眼睛,身体虚弱地问道:“我军败了,齐军反扑,会不会打到蓟城。”

“王上勿需担心,齐国已经千疮百孔,能够复国,已经是天幸。想要打到蓟城,简直是痴人说梦。”说话者正是燕国宗室姬希。

“如此,便好。”燕王强撑着身体,问,“接下来,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姬希提议道:“王上,臣认为,请乐毅回来主持大局。假以时日,我们还能打到临淄。”

“叔父,你可知乐毅身在何处?”燕王嘴上这样说,眼角划过一丝不悦。

“臣得到线报,乐毅去赵国。”

“赵国?”

“乐毅被赵王封为望诸君。”

“乐毅是燕国的昌国君,怎能接受赵国敕封。”燕王说话急,又吐出一口鲜血。望诸君,这三个字,无疑是打他脸面。

“王上,你的心情,臣能明白。”姬希宽慰道,“我们在齐地战事失利,齐人大举反攻。我们不请乐毅回来主持大局,也不能加罪他。诸侯见我军被齐国击败,以乐毅为上将军攻伐燕国,社稷倾覆。”

“好,好,好。”燕王不甘心,却也只能接受。五年伐齐之功,顷刻尽毁。若社稷倾覆,他将会成为燕国的千古罪人。

“拿笔来。”

不多时,宦者连忙送来笔。又一宦者,躬身跪地。一卷竹简,铺在他的背上。

燕王提笔,花了很长时间,写好书信。

燕王丢掉手中的笔,又卷好书信,“何人,替寡人将书信,送给乐毅。”

“臣,愿往。”说话者,是燕国宗亲燕秦。燕秦和燕周是同宗,燕周擅长军政,燕秦擅长外交。燕秦一直在赵国,维持燕赵两国的盟友关系。老燕王去世,他从邯郸回到蓟城。听闻燕王继位,更换先王主张,以骑劫取代乐毅,他出言劝阻,惹得燕王不快。然,燕王也不敢开罪这位德高望重的宗亲。

“寡人悔不听君等之言,方有今日之败。”燕王垂泪,“一切,辛苦你了。”

“胜负乃兵家常事,王上若能悔悟反省,定能成为一代明君。”

“寡人受教了。”

……

即墨之战,燕军大败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邯郸。

“燕军,怎么败得如此快。”赵王何得到消息,也心生疑惑。乐毅治齐五年,齐军龟缩在即墨、莒。齐军能够存活下来,实属不易,竟能反击燕军,取得大胜。

“骑劫愚蠢啊!”韩徐为骂道,“割齐人鼻子,掘坟焚尸,这哪是人干的事。骑劫本想以此震慑齐人,却没想到令齐人同仇敌忾。”

触胥感叹道:“齐有名将出世啊!”

赵王何愣了少许,问:“太傅之言,何意。”

“燕王能够以骑劫取代乐毅,这说明他不是无能之人。只不过,他的对手,比他高出几个等级。”

“请太傅细言。”

“齐人的即墨反击战,我也听到一些消息。即墨太守叫田单,此战以前,没听说过他有什么本领,只不过是齐国的市橼。”触胥感叹道:“乱世出英雄啊!”

韩徐为不乐道:“太傅是否太过于缪赞了。”

“乐毅伐齐五年,即墨太守战死,却拿不下即墨。若田单没什么才能,能抵挡住如此压力。”

“太傅所言,田单的确有才能。”廉颇征战,深知此理。敌人士气旺盛,而自身士气萎靡,能够坚守,不被敌破,已然拥有名将之姿。

触胥道:“能够抓住燕国换主之际,离间燕国君臣,先除掉乐毅这个对手。随后,利用鬼神造势,凝聚民心。又让燕军犯错,激发齐人怒气,断绝齐人投降之心。还用欺诈的手段,迷惑燕军。最后,摆出火牛阵以破强敌。田单,这样的人,不仅是英雄,还会成为天下诸侯口中复国的大英雄。”

赵王何闻言,心中涌现出不安,问:“齐国出了田单,天下局势将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即墨之战,齐军获胜,将会凝聚齐人,共同驱逐燕军。”触胥道,“齐国当复啊!”

蔺相如道:“臣认为齐国复国,国力大衰,也不会与我国为敌。”

赵宗道:“齐国复国后,定会找燕国报仇。臣认为,我们应该趁着燕国新败,联合诸侯,讨伐燕国,将其纳入我国。”

“廉颇,你觉得如何。”赵王何也有此意。那怕不能灭燕,也能削弱燕国的实力。

廉颇信誓旦旦道:“王上若有令,臣将率军,攻破蓟城。”

赵王何问:“韩徐为,意下如何。”

“臣也觉得,是伐燕的良机。”

赵王何又问,“太傅,意下如何。”

“你们啊!真当燕国好欺啊!”触胥缓缓摇了摇头,叹道,“老燕王积累了三十多年国力,伐齐,又锤炼了不少名将。骑劫之所以败,并非燕军战力不行,而是大意所致。齐国收复失地,也难打进临淄。一旦,燕王悔过,号召军民抵挡外敌,燕人的血性,岂能轻易降服。”

蔺相如见赵王何的眼神看着自己,也道:“臣也认为,不能伐燕。燕国破齐,两国成为世仇。我们应该让两国内耗,而不是去伐燕,消耗赵国的力量,壮大齐国。”

赵宗反对道:“王上,这可是我们伐燕的好机会啊!”

“燕国哪有那么好欺。”赵王何相信触胥和蔺相如的判断,与其伐燕,不如让燕齐内耗,“况且,我们和燕国是盟友。盟约字迹未干,若伐燕,天下诸侯会如何看我。”

平原君看出赵王何还是想伐燕,却又担心太多,忙道:“王上,若乐毅加入,我们便可破燕。”

“对啊!”赵王何道,“寡人,怎么把乐毅给忘了。”

赵王何等一行人,来到望诸君府邸。门人进去通报,不多时乐毅连忙走出来,行礼道:“乐毅见过赵王。”

“不必多礼。”

“望诸君,我们来了,不请我们进去坐坐。”

“诸位,里面请。”乐毅将众人请进府邸,摆下酒宴招待众人。

赵王何问:“望诸君认为齐燕之战,将会如何。”

乐毅答道:“骑劫不更改我的政令,齐人想要扭转乾坤,尚需时日。若骑劫好大喜功,则形势对燕不利。”

赵王何道:“寡人刚得到消息,即墨之战,燕军败了,骑劫被杀。”

“什么。”乐毅心中大惊,骑劫再弱,也不至于败得这么快。

平原君将即墨战事,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赵王何问:“田单,这个人物,乐毅知否。”

乐毅感叹道:“他不过是齐国的小人物,竟然有通天本领。”

平原君问:“望诸君与田单,谁更强。”

乐毅见田单有如此本事,不敢托大,“我比不过他。”

“非也!非也。”赵王何见乐毅如此谦恭,“田单若胜于你,何苦使用离间计,让燕王以骑劫代之。若田单真有胜于望诸君的本领,五年之间,为何不打响反击之战。”

“王上所言极是。”蔺相如道,“田单之才岂能与望诸君比之。”

赵王何又问:“即墨之战后,齐燕战事会如何。”

乐毅道:“五年伐齐之功,将会毁于一旦。”

平原君问:“望诸君,是否太悲观了。”

“非我悲观啊!”乐毅想着先王与自己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语调有些悲愤,“齐人一旦觉醒,想要征服,太难了。”

赵王何点头道:“望诸君认为,齐燕两国之间,将会多久分出胜负。”

乐毅想了少许,给出一个答案:“不到半年。”

赵王何对这个数字很不高兴,燕军也太弱了吧!但,他相信乐毅得出的结论。毕竟,乐毅在齐国五年,对齐军和燕军有很深刻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