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冉复相(1 / 2)

赵惠文王传 傲双 0 字 1个月前

 “拜见王上。”大殿上朝臣听道战鼓声,齐聚大殿议论纷纷,见赵王来了,立马行礼。

“发生了什么事。”赵王何坐在王位上,看着朝臣问道。

“王上,刚得斥候来报。秦国出兵伐我。”大司寇赵宗站出来说话。

“秦国伐我?”赵王何没想到秦国会来得这么快。

赵宗道:“秦军出兵十万,分两路大军伐我。一路,从河东北上。另一路,从上郡东进。”

“诸位,秦国出兵伐我。你们有何应对之策。”赵王何吸了一口气,平稳心神。

“王上,秦国伐我,是因为和氏璧。臣认为应该将和氏璧送去秦国,与秦议和。”一名大臣道。

“是啊!都是和氏璧惹的祸。”

“韩、魏二十四万大军被秦国击败。如今的秦国,谁敢惹。”

“秦国太强了,与之议和才是良策。”

“臣,主和。”

“臣等,主和。”

赵王何眸色划过怒色,他没想到这些大臣视秦为虎,谈秦色变。

“大司寇,你是什么意见。”

赵宗见大多数朝臣主和,赵王没有反对,也跟着道:“主和。”

“左司寇,你呢。”

“臣,主和。”

赵王何吸了一口冷气,问:“韩徐为,你是什么意思。”

“臣,主和。”韩徐为见状,也跟着道。

“诸位,也是这个意思。”ъiqugetv.net

“臣,主和。”

赵王何见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替他说话。

“臣,反对议和。”说话者,正是蔺相如。

赵王何看着蔺相如露出赞许的目光,问,“蔺大夫,为何反对。”

“诸位享受和平日子久了,竟然忘了赵氏男儿的铮铮傲骨。”蔺相如平色道,“秦国来攻,我们不战而和,秦国试探出虚实。不仅不会议和,还会扩大战端。按诸位所言,我们送去和氏璧与秦议和,这是耻辱。”

“蔺大夫,挑起秦赵战端,你要负很大责任。若不是你戏弄秦王,又怎会有今日之事。”

“对啊!对啊!我们应该让蔺相如送和氏璧入秦,以泄秦王之恨。”

“哈哈哈。”蔺相如看着朝臣,“蔺相如乃一介文人,皆知此举,有辱赵氏男儿之威。诸位,竟然谈秦色变。秦国,有那么可怕。”

“韩魏二十四万大军被秦国击败,难道不可怕。”

“打不赢,还去打。岂不是白白葬送将士的性命。”

“打不赢,不可耻。连打的勇气都没有,这才可耻。”蔺相如怒斥道,“尔等乃八尺男儿,岂能失了傲骨。我们不打,卑躬屈膝求和,天下诸侯会如何看赵国。先君在时,岂会怕了秦国。今,先君事迹犹在,赵氏岂无男儿乎?”

蔺相如之言,说得朝臣尽失颜色。先君在时,能够插手秦国国政,扶持秦王,孤胆入秦,咸阳议政天下。如今,赵国混成这般,太没傲骨,丢了男儿本色。

“说得好。”平原君喝道,“秦国欺我,安能不打回去。”

“臣,主战。”蔺相如高声道。

“战。”主战之人,也跟着道。

虽然主战之音,没有主和之音高。但,赵王何从少数人哪里,看到了赵氏的傲骨。

“那就打吧!”赵王何也下定决心,“要寡人送和氏璧给秦王,寡人丢不起这个脸。秦王要打,寡人奉陪到底。”

赵王何之言,镇住了群臣。他说打,震慑住了议和之声。毕竟,赵国刚伐齐,攻占河间大片土地。秦国虽强,赵国也不弱。赵国还没到被秦国宰割的地步,要打,就打。

这时,一人跑了进来,“王上,蔺、祁已失。”

“什么。”赵王何没想到秦国兵势如此之猛。

秦国和赵国,以大河为界。蔺城再在大河以东,是赵国最重要的一座城池。秦国和赵国自从赵肃侯时,双方反复争夺。蔺城若丢,离石危矣。祁,位于赵国旧都晋阳之南,是一道重要门户。祁,若丢了。晋阳危矣!

“王上,秦国攻势太猛,我们议和吧!”

“不能议和。”蔺相如怒斥道,“蔺、祁已经丢了,我们议和,更会让秦国认为赵国软弱。我们议和,晋阳都保不住。事到如今,只能和秦国打到底,让秦王看到赵国捍卫赵国的决心。”

“战。”赵王何怒喝道,“寡人主意已定,与秦国打到底。敢言议和者,乱我军心,杀。”

……

秦王没有得到和氏璧,很想杀蔺相如解恨。然,秦太后干预,秦王想杀,却没杀成。秦国君臣廷设九宾,接待蔺相如后,放其归国。

公子悝问道:“母后,这件事就这样算了。”

秦太后看着小儿子,强势道:“算了?哪能这么简单。”

芈戎也问:“太后的意思是什么?”

“我不杀蔺相如,是不想让秦王出丑。”秦太后杀伐果断,“赵国欺秦,定不能饶。”

公子芾问道:“母后,准备与赵国开战。”

“不错。”秦太后霸气道,“我要天下诸侯知道,谁敢欺负赵国,就会挨打。”

“太后,我们打吧!”芈戎等人齐声道。

秦太后见魏冉不说话,问,“冉弟,你是什么意见。”

魏冉见身边的人都太过乐观,皱眉道:“赵国自胡服骑射以来,灭中山,败三胡,其国力不能小看。如今东进败齐,士气大增。我们要打,需要好好部署。”

芈戎笑道:“魏兄,这十年,秦国怕过谁。”

公子悝也道:“魏冉舅舅怎能灭自己威风,长赵人志气。韩、魏不是我们对手,区区赵国有什么好担心。”

“魏冉舅舅说得不错,伐赵要认真部署。赵国自从沙丘宫变后,很少展现实力。赵国有多强,我们不知。”公子芾曾去齐国为质,归国时,曾跟孟尝君田文去过邯郸,对赵国有一定了解。

“宛侯所说,也是我担心的。”魏冉道,“赵国有多强,我们不知道。诸侯伐齐,赵国出了一个勇冠诸侯的廉颇。我们要打,大意不得。”

“嗯!冉弟、芾儿言之有理。”秦太后想了少许,问,“伐赵,你们可有合适的人选。”

“白起。”魏冉说出两个字。

白起,是郿邑人。齐国率领诸侯攻破秦国函谷关,秦为雪耻,以军功制鼓舞士气。魏冉与白起交好,魏冉得势后,主推白起。伊阙之战,白起以少胜多,重创韩魏,因功升任国尉。从而,成为秦国一柄利剑。随后,白起率领秦军东出,一举夺取了魏城大小六十一座,因功升为大良造。

“对啊!伐赵非大良造莫属,我们怎么把他给忘了。”芈戎双手击掌道。

“伐赵,也只有白起能够胜任。”秦太后对白起也了解,也采纳了魏冉的意见,对着公子芾道:“芙儿,让秦王写一道诏书,以白起为将,出兵伐赵。”

“喏。”

很快,白起被召进宫中。

“臣,白起,拜见太后,拜见秦王。”

“不必多礼。”秦王稷厉声道,“赵国欺秦,寡人不能忍。今,拜你为将,出兵讨伐赵国。”

“臣,领命。”白起没想到秦王会把伐赵这个任务交给他。白起属于秦太后一方势力,秦王稷也不想,可,他也没有办法。

“白起。”秦太后喊道。

“臣,在。”

秦太后道:“你要打出秦国的威风,好好教训赵国。”

白起高声道:“臣,定不辱命。”

“你的军功,有目共睹。”秦太后又看了魏冉一眼,“此次伐赵,魏冉举荐你。你别让我们失望。”

“喏。”

秦太后挥手道:“白起,去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