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围秦于林下(1 / 2)

赵惠文王传 傲双 0 字 1个月前

 魏王遫见田文外出借兵已有月余,又见秦军在魏都大梁郊外活动,整日提心吊胆。战,又打不赢。和,太过屈辱,不甘心。诸侯援军,又不见踪迹。

魏王遫站在宫殿楼台,远望燕赵,“魏相能否借来雄兵,助魏,渡过难关。”

“王上莫要担心,以魏相之贤能,定可从燕、赵,借来雄兵。”随行大臣,送上宽慰的话。

魏王遫长叹一声道:“寡人非质疑魏相的能力。”

“既如此,王上何须忧虑。”

“燕赵皆在伐齐,怎会出兵助我?”魏王遫哀叹,“燕赵不出兵,魏国危矣!”

“王上,我们不能将希望寄托在诸侯,还是要早做打算。”

“你说的打算,指的是什么。”

“若无诸侯相助,我们不是秦国的对手,王上要做好为国死战到底的准备。”

魏王遫吐出一口气,“事态,果真发生到这般地步。”

“秦先搅乱中原局势,又趁着诸侯伐齐,我军主力伐宋,背盟伐我。秦国要的不是一城一地,而是要整个魏国。”

魏王遫微怒道:“秦国怎么总是揪着寡人不放。”

随行大臣,心道:“你若有先祖傲骨,怎会落得如此。你丢了河东四百里,想要与秦议和。怎知,秦贪得无厌,要得更多。”

“眼下局势,还有其他办法否?”魏王遫见众人不语,“寡人问话,尔等可听。”

“臣,无能。”

“寡人现在与秦议和,还来得及吗?”魏王遫眸色含有泪光,语调悲悯。一国之君,落得这般处境,的确可悲。

“王上现在去议和,为时已晚。”那人又道,“还向秦国暴露了魏国虚实。秦,定会加大攻势,亡我家国。”

“如此,寡人只能与秦血战到底。”魏王悠悠道,“愿,魏相能早日借来雄兵。”

忽然,一名斥候,急色而来。

大臣见状,站立两侧,腾出一条小道。

“王上,大喜啊!”

“何喜。”魏王遫催促道,“快说。”

“魏相出使燕赵,借兵成功。”

“太好了。太好了。”魏王遫神色激动,“燕赵出兵助魏,魏国有救了。”

一人问道:“魏相从燕赵借兵多少。”

“从赵借兵十万,兵车三百乘。从燕借兵八万,兵车两百乘。”

众人没想到燕赵会如此大手笔,称赞不已:“燕赵主力伐齐,却出兵助我抗秦,乃真盟友。”

“魏相果真乃寡人良相啊!魏国有救了。”魏王遫一改常态,“燕赵之兵一到,我们与之汇兵,反击秦国。寡人要把秦国施加的耻辱,加倍送回去。”

魏相田文借燕、赵之兵南下,一边告知魏王借兵成功,另一边请魏王做好准备反击秦军。燕、赵南下抵达战场,在魏国林邑与秦军相遇。

“报,紧急军情,诸侯大军压境。”一名斥候,进入秦军大帐。

“休要慌张。”秦军主将客卿错见来者之言,引发在座将领露出惊恐之色,立即出言喝道。

客卿,是秦孝公效仿中原诸侯变法后,推行的一种新官职。客卿错曾跟随白起,伐魏,败韩,战功赫赫。是魏冉心腹将领之一。前不久,跟随蒙骜,东进伐齐。

“魏人被我们打得丢盔卸甲,龟缩大梁城,何来余力反击。尔等言,诸侯大兵压境,乱我军心,是何居心。”

“末将不敢造谣生事。”那名斥候被吓得瑟瑟发抖,“将军若不信,一看便知。”

“如此视线,你如何看得见诸侯大军压境。”秦将错走出营帐,见帐外大雾弥漫,百米之内,视线模糊。

“请将军登高台,一看便知。”

秦将错依言登上高台,一阵风吹过,浓雾散去。只见,诸侯列阵,旌旗招展,一眼望不到头。秦军诸将也看见阵营外,有大量敌军,神色惨败。

“是燕、赵联军。”

秦将错吸了一口冷气,他怎么也没想到诸侯会出兵助魏,还来得这么快。不久后,一人出现在寨外,高喊:“请,主将出来说话。”

秦将错站在寨楼,居高临下,喝问:“尔来何人。”

“我奉魏相之命,特来与将军说话。”

“喊魏相前来。”秦将错知道魏相田文之能。魏国打不赢秦国,只能让田文向诸侯搬救兵。田文身穿铠甲,架战车来到近前,“田文来矣!请秦国主将说话。”

“我正是。”

“不知将军尊姓大名。”

“区区小卒,不敢留名。”

田文问罪:“秦国与诸侯结盟,为何背盟,出兵攻打盟友。”

“魏相是聪明人,为何会说出愚蠢的话。”

“你…”田文本想借机数落秦国之罪,却被怼得说不出话。

“魏国乃昔日霸主,称霸诸侯百年。”秦将错挑衅道,“魏国不敢与秦独自一战,向诸侯摇尾乞怜,实在令人痛惜啊!”

“我承认,魏国不是秦国的对手。”田文还击道,“今,秦国无道,燕赵助盟。将军,可敢一战。”

“尔等愿战,秦国何惧。尔等英勇,尽管来攻。”秦将错见诸侯人多势众,主动出战,很难取胜,高声道,“众将士听令,准备迎战。”

秦军将士高呼:“战!战!战。”

田文讽刺道:“素问秦人善战,打得诸侯落花流水。今日一见,不过如此,将军不敢出战,堕了秦军的英明。”

几名副将听闻,怒道:“将军,让我等出战。那怕战死,我等也要为大秦证明。”

“大秦男儿不怕死,我也不能让你们白白去送死。”秦将错下令道:“没我将令,不得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