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与霸道(1 / 2)

赵惠文王传 傲双 0 字 1个月前

 武王伐纣,奖励有功之臣。丞相姜尚封邦建国,被封于齐,赐侯爵,建立齐国,定都营丘。为了震慑东夷,预防殷商之臣反叛,齐国立国之初,就是姬周诸侯中的大国。齐胡公时,向西归周无望,又面临纪国威胁,迁都薄姑。其弟姜山认为王兄之举折辱齐国之威,公元前860年,姜山发动政变,斩杀齐胡公于贝水,自立为齐献公,并复都营丘,扩建都城,因靠近淄水,改名临淄。

临淄城,东临淄水,西依系水,北为平原,南有鲁山之脉。从此,临淄不仅成为齐国的国都,还是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春秋时,齐桓公尊王攘夷,让齐国成为诸侯霸主。田齐取代姜齐,国号未改,国都也未变。田齐诸王,不仅将齐国打造成顶级强国,还建立稷下学宫推广文化。一时间,齐国成为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屹立东方。蓟城与临淄相比,犹如穷乡僻壤。

乐毅等人怎么也没想到有朝一日真的能够打到临淄。此时,临淄城就在眼前,众将依旧认为是梦。乐毅看着这座城池,只要攻破临淄,擒拿齐王,这场战争,燕国就获胜。

只听见燕军将士齐声高呼,“破临淄,擒齐王。”

齐国守军从没有见过这种阵势,顿时,陷入慌乱。

乐毅左手向前一举,战场一片安静。

乐毅骑马上前,高喊道:“燕国上将军乐毅,率大燕男儿兵临城下,齐王安在。”

燕军高呼,“齐王安在,齐王安在。”

“齐燕两国向来友好,燕国为何伐燕。”只见城楼上一位老者问道。

“齐燕友好。”乐毅高声道,“齐王辱我王,斩杀我大将,处处欺压燕国,何来友好之说。”

“你…”那名老人说不出话来。

乐毅高喊:“齐王无道,征战好杀,暴虐成性,不仅诸侯苦齐久矣!齐国百姓也深受其害。天下诸侯以燕王为盟主,封我为联军统帅,奉天命伐齐。诸位,还不快降。”

“降!降!降!”燕国三军将士高呼。

乐毅发出通牒:“尔等若降,我定不行屠戮之事,让临淄血流成河。尔等若不降,城破之时,殃及鱼池。”

一人高声喊道:“大齐男儿,岂能降你。”

齐国将士也厉声高呼:“战,战,战。”

齐国国都临淄,历经数百年,城高池阔。乐毅强攻,即便获胜,也会付出承重的代价。就在这时,乐英抓到几名逃亡的大臣,来到乐毅面前,“上将军,末将得到一个情况。齐王逃了,城内齐军不足万人。”

乐毅看着被抓获的大臣,只见那几名大臣求饶,“将军勿要杀我。”

“说!”乐毅恫吓道,“齐王是否在城中。”

一人胆怯地答话:“将军济西破齐,秦周再败齐。商贾奔走,百姓逃亡,吾王害怕联军打来,三日前已经离开临淄。”

“齐王逃到哪里去了。”

“我们不知。”

“城内齐军有多少人。”

“不足万人。”

“哈哈哈!”乐毅见这些人的表情,不像说假话,感叹道:“真是天助我也。齐国当灭,燕国当兴。”

得知齐王逃亡这个情况,乐毅想到了不战自破的计策,故而提声高喝,“齐王何在!出来一战。”

“战!战!战!”

齐军守将田彦深知齐王不在临淄,怎能相见,扬声道:“要战便战,废话少说。”

“杀!杀!杀!”

“诸位忠心为国,乐毅佩服。诸位想战,为何而战。”乐毅高声质问,“为齐国而战,为齐王而战。可,齐王弃都逃亡,连临淄都不要了。这样的王,诸位何苦为他而战。”

“齐王逃了!齐王逃了。”燕军将士高声呼喊。

齐军守将士听闻,议论纷纷,拿起的弓箭纷纷放下。他们为齐国而战,齐王丢下临淄,丢下齐国跑了。战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诸位若降,乐毅绝不行杀戮之事。诸位若愿意加入我军,我十分欢迎。诸位若想归家,乐毅赐金。诸位,还不快降!”

“降!降!降!”

乐毅之言,瓦解了齐军最后的心里防线。只见,城楼上一位老臣喊道,“乐毅,我等可以降,但,有个条件。”

“请说。”

“我等若降,燕军进入城内,不能伤我百姓。”

“好!我答应。”乐毅对着燕军严明军纪,下令道,“进入临淄,勿伤一人,违令者,斩!”

燕军将士高呼,“喏。”

“田将军,齐国大势已去,为了城中百姓,我们降了吧!”

田彦喟然长叹,打开城门,由老臣带领而出,跪伏道:“臣,田宗愿降乐毅将军。”

乐毅早就听闻田宗之名,上前托起手,“乐毅在燕国,早就听闻田老之名。田老,快起。”

“请乐毅将军遵守承诺,勿伤我百姓一人。”原来,齐王田地逃亡前,命令田宗留下来守城。田宗决定与临淄共存亡。可,乐毅攻心之计,瓦解了齐人抵抗之心。城内守军不多,又无斗志。田宗见大势已去,纵然抵抗,也抵挡不住燕军之势。若能保住将士和百姓的性命,那怕遗臭万年,又有何妨。

“决不食言。”乐毅郑重起誓道。

“乐毅将军请入城。”田宗得到答复,伸手道。

“入城。”

乐毅进入临淄,抵达齐王宫,街道两侧百姓跪迎。乐毅看着这座屹立东方数百年的大都市,心中感慨颇多。欺凌诸侯的齐国,竟然也会落得被攻破国都。三十年前,齐宣王祸燕灭国。三十年后,乐毅以弱燕胜强齐,攻占临淄。

乐毅破齐,就要想着如何治齐。毕竟,齐国地大,有霸主之基。若处置不当,将会激起齐人的反抗。当年,齐宣王破燕后,不以孟子的王道管理燕地,而采取霸道之策。最终引发燕人反抗,进而掀起了新的战争。如今,齐地未全降,燕军大开杀戒,只会激怒齐人。为了减少齐人敌对情绪,乐毅要施行仁政,收民心。

于是,乐毅重申军纪,禁止烧杀抢掠,收刮百姓。违令者,杀。

乐毅治军,向来军纪严明。又带领燕军破齐,在军中有很高的威望。他的话,将士无不执行。为了得到齐人支持,乐毅对齐地百姓平等相处,轻徭薄赋,尊重习俗,封官赐爵。

正因乐毅采用王道之策管理齐地,临淄城没有遭受严重的破坏,也没有遭到齐人抵抗。临淄,被燕军全面接管。

乐毅来到府库,命人打开。只见,三十年前被齐国掠夺的燕国重器,燕人热泪盈眶。乐毅指着重器,眼眶含泪,语调沉重道,“这些是我燕国的重器,该回归了。”

“这些,是利息,也收归燕国。”乐毅看着齐国的府库,财宝惊人,心中暗叹:“齐威王、齐宣王、齐王田地,祖孙三人,积累的财富果真惊人。齐国不愧是东方强国,当世大国。现在,这些是燕国的。”

齐臣闻言,也不敢言。乐毅对百姓秋毫无犯,府库的东西就当是对燕国的补偿,只能听之任之。

乐毅为了乱田齐的合法统治,前祭齐桓公。乐毅这样做,是告诉天下人,田氏篡齐,得位不正。现在,燕国灭齐,是奉天承运,齐国归燕。临淄恢复平静,残敌肃清。乐毅在临淄进一步站稳脚跟,制定新的作战部署,全面灭齐。

齐王逃亡何处,乐毅不知。故而,乐毅五路出击。中军坐镇守护临淄。左军渡过胶水,攻打东莱。前军在泰山以东进军到达海边,攻打到琅琊。右军沿着黄河、济水而下,攻入齐魏边境。后军向北攻到燕齐边境,驻扎千乘,保证后方安全。

乐毅布置完作战策略,高声道,“诸位,建立功名,就在此时。望诸君,齐心协力,全面灭齐。”

燕军诸将齐声道,“喏。”

“王上,大捷!前线大捷。”一名斥候飞奔,来到燕王宫。

燕王职喜色道:“快给寡人道来。”

“上将军一战济西,再战秦周,三战破临淄。”

“天助我燕国,天助我燕国。”燕王职喜极而泣道,“若非乐毅,寡人安能报齐国祸燕、辱燕之仇。”

“恭喜王上,贺喜王上。”燕国朝臣齐声恭贺。

燕王职忍了三十年的大仇,终于得报,瞬间觉得扬眉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