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亡:烈祖(1 / 2)

赵惠文王传 傲双 0 字 1个月前

 “什么。”宋王偃怒目圆瞪,“那国诸侯敢助齐灭我。”

“是楚、魏两国。”

“不可能!绝不可能。”宋王偃大笑道,“楚王小儿不思国政,魏王伐秦。他们是不会打我宋国的主意。你敢谎报军情,乱我军心,该杀。”

甲士战战兢兢,双膝跪地,“王上若不信,登城一看,便知。齐、楚、魏联军加起来有二十万,见首不见尾。”

宋王偃起身,带着朝臣登上城楼,往城外看去。只见,城外的诸侯联军,列阵以待。

“完了!”宋王偃见状,顿时泄气,“魏、楚助齐,宋国完了。”

大宰史上前道:“王上,宋国不会亡。”

宋王偃问:“你告诉寡人,眼下,该如何应对。”

“我们向诸侯求援。”

“哪国诸侯会救我?”

“赵国、燕国、韩国。”

“韩国太弱、燕国太远、赵国挡不住诸侯。眼下,齐、楚、魏三国将商丘城围困如铁桶一般,我们如何出得去。”宋王偃很失落,离开了城楼返回王宫。

一路上,朝臣皆不敢言,连走路声都很小。他们害怕自己一个举动惹宋王偃不快就丢了性命。

“诸位,眼下局势,对宋国极其不利。”宋王偃回到王宫召集群臣,“寡人该何去何从。”

“战。”太宰史铿锵有力地道。

“如何战!”一名老臣站出来,“我们打不赢诸侯。”

“依你之见,该如何。”

“臣认为,该降。”那名老臣神色激动地说,“降,能保住宗庙社稷。不降,城破,血流成河。王上,为了宗庙社稷,我们降了吧!”

其他几名大臣站出来,也规劝宋王偃降。

“我大宋男儿,岂能降。”宋王偃喝道,“寡人宁可战死,也不向齐人低头。再有人胆敢言降,乱我军心,杀。”

夜色下,几名宋国的大臣聚在一起商议。

“诸侯联军势大,宋国势弱,形势不容乐观。诸位,我们也要为自己谋条生路。”

“我等也是如此,可,没有办法。”

众人面向一位长者,齐声说,“请大人拿主意。”

“我们不能陪宋王去死。”

“大人的意思是?”

“宋王不降,我们降。为了子孙,为了自己,我们只有降,才有活路。如果不降,一旦城破,诸侯联军就会大开杀戒。”

众人静默少许,齐声道:“我等愿降。”

“我们要降,就要给出诚意!”那人又道,“我们打开城门,迎齐军入城。我们就是齐国灭宋的功臣。”

宋王偃劳累了一天,脱衣就寝,刚躺在床榻上。忽闻,寝殿外传来一片嘈杂。

宋王偃被搅了睡意,怒喝道:“何人喧哗。”

一名宦者跑了进来,神色慌张,匍匐在地上,“王上,大事不好了,叛军打开城门,敌军已经攻入城内!”

“什么。”宋王偃坐了起来,“叛军!何来的叛军。”

“十几名大臣联合反叛,暗中打开城门,迎齐军入城。”

宋王偃离开床榻,奔向屏风,取下挂在一旁的王者之剑,拔出剑鞘,神色充满肃杀,“何人叛我,该杀,该杀。”

这时,守城将领宋子俊推开殿门,满身带血跑了进来,“王上,敌军破城,快走。”

“寡人能往哪里走。”宋王偃见大势已去,为了自己宁亡不卑的王者傲骨,他缓缓举起长剑,送自己最后一程。

宋子俊见状连忙上前阻拦,劝阻道:“王上不可。”

“事到如今,寡人除了死,还能怎么办。”宋王偃想要夺过长剑,却没有对方力气大,“寡人宁可死,也不会降。”

“王上,事情还没到哪一步。”宋子俊抓着剑柄不肯脱手,“我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晋文公流亡诸侯,才有尊王攘夷的壮举。秦献公流亡诸侯,得以复国后,才有了今日的秦国。王上若在,宋国就在。”

宋王偃听后,杀意渐缓,松开手中的长剑,“你说得对,寡人在,宋国不会亡。天下风云变幻,宋国也有复国之日。”

“臣,正是这个意思。”宋子俊一边说,另一边缓慢的夺下长剑。

宋王偃长叹一声,“内有叛军,外有敌贼。天下之大,哪里有寡人容身之地。”

“王上,倪侯哪里有精兵五千,我们可以去哪里避祸。”

这时,一将士高喊,“王上,叛军打来了。”

宋子俊挡在宋王偃面前,“护送王上速速离开。”wap.biqμgètν.net

田不礼率领三千将士敢来,高喊道:“宋将军护送王上先走,我来负责殿后。”

“田司寇,我们一起走。”

“沙丘宫变时,我本该为赵主父血战乱臣贼子。我虽活了下来,却如丧家之犬流落诸侯。多亏宋王不弃,让我施展心中所愿。”田不礼面对涌来的叛军,“我若再走,将来有什么脸面立天地。”

田不礼暗道:“宋国亡了,我又会多一个亡国之臣的身份吧!”

“诸位,随我杀贼。”田不礼带着将士,冲了过去,他要为宋王偃等人争取逃跑的时间。

宋王偃在将士簇拥下,慌忙逃命,四处可见道路两旁的尸体。

“活捉宋王者,封千户。”

“降者,不杀。”

这一夜,是宋王偃最惊心动魄的夜晚。宋王偃看着自己一生经营的宋国,残檐断壁,满目疮痍。他一生的心血,就这样化为乌有。

想当年,他是如何的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东攻齐,西打魏,南战楚,亡滕揍薛。如今,要多狼狈,就有多狼狈,犹如丧家之犬。宋王偃经过一夜逃亡,总算离开商丘。看着这座数百年的城池,宋王偃落泪了。

此生,他还有机会回来。

也许,再也没有机会。

温邑在商丘以西,相距百里。宋王偃等随从害怕被诸侯联军追上,只能仓惶逃命,一路向西走。

韩聂破商丘城,找遍各个角落,都没有发现宋王偃的踪迹。

宋王偃不死,以后会有很大的麻烦。于是,韩聂下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那怕,掘地三尺也要找到宋王偃。

这时,一名逃跑途中被俘的大臣交代了宋王偃向西逃了。

韩聂找来闾将军道,“宋王跑了,将来是个大麻烦。闾将军,你负责追杀宋王,绝不能让他活着。”

“喏。”闾将军领命,点兵一万,向西追杀宋王偃。

面对齐国的追兵,宋王偃狼狈逃窜,总算来到温邑。

温邑,因境内有温泉而得名。夏朝时,太康失国,少康灭有穷国,将此地封给有功之臣,立温国。商伐夏灭温,温国成为商朝之邑。周武王灭商,将温、州、原等十二邑赐给大司寇苏忿生分封为温国,温邑再次成为温国都邑。

公元前650年,温国被狄国灭亡。

到了战国时代,温邑本是魏国的领土。宋王偃趁着诸侯伐魏,他抓住机会攻魏,夺三城。温邑成为魏、宋两国交界的一座城池。

宋王偃为了更好管理温邑,将这座城交给了倪侯。

“王上,我们抵达温邑。”宋将子俊看着眼前这座城池,大喊。

“快,快,入城。”一路逃亡,宋王偃早已经没有了王者之威,连忙命人快速进入城内。

宋将子俊来到城下,拿出王符,高喊:“快开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