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冠(1 / 2)

赵惠文王传 傲双 0 字 1个月前

 翌日,赵王何如往常一样主持朝会。朝臣上奏,赵王立冠之事,朝臣等人建议,利用赵王举行立冠大典,彰显赵国的武力。

赵王何看着李兑,问他如何。

李兑想了想目前的国际局势,也认为赵国应该彰显武力,以表示赵国有能力保家卫国。

赵王何见李兑赞成,扶着额头,一脸疲态道:“就如赵相所言。”

“臣,即刻去办。”

“不急。”赵王何挥了挥手,有意咳嗽几声,喊道,“平原君。”

平原君出列,恭敬道:“臣在。”

赵王何嘱托道:“你是寡人的弟弟,这件事,你要替寡人办好。”

“喏。”

“诸位没事就散朝吧!”赵王何装出精神欠佳的样子。

“恭送王上。”朝臣行礼,躬身告退。

韩徐为一边往出宫的方向走,另一边在想朝会发生的事情。他是赵国的大将军,负责全部军事,赵王何立冠,欲向诸侯彰显武力。此事,就应该让他负责。他想不明白,赵王为何将这件大事,交给平原君。难道就只是因为平原君是赵王何的弟弟,还是说赵王何在向他释放什么信号。

韩徐为走下台阶,却听见李兑喊道,“韩大将军等我。”

李兑追了上来,有些气喘,“韩大将军走得好快。”

“赵相喊我,有何吩咐。”韩徐为停下来,脸色平静地看着他。

李兑笑道:“吩咐不敢当,韩大将军若有空,我们一起喝酒。”

“老夫病了,不能饮酒。”韩徐为虽然和李兑一起扣押苏秦,但,他们也不会因为这件事走在一起。

“韩大将军乃国之栋梁,一定要照顾好身体。我家里有上好的医者,我让他来看看你。”李兑早料到会被拒绝,依旧笑容可掬。他这样做,是给朝臣传递出一个错误的信号。

“不用赵相费心。”韩徐为不想和对方有纠葛,以免被其他人看见产生误会,拱手道:“告辞。”

李兑见对方要走,也拦不住,恭送道:“韩大将军慢走。”

一人走了上来,站在李兑身后,忿忿不平,“赵相礼遇这老东西,老东西不给面子,太狂了吧!”

李兑嘲讽道,“他啊!就是这样的人。不说了,咱们喝酒去。”

那人瞬间笑着贴了上来,“能陪赵相喝酒,荣幸之至。”

李兑和韩徐为之间的表现,赵王何在高台看得一清二楚。此时,赵王何心里多了点疑惑,自从扣押齐国使臣事件后,他不能明确韩徐为到底是支持谁!为了江山社稷,赵王何要从大局出发,与韩徐为谈谈,试一试对方的底。李兑势大,若要除他,赵国局势会出现动荡。要想平稳朝局,就要得到韩徐为支持。

赵王何唤来一名宦者,让他传令,前去将韩徐为喊来。

韩徐为回到府邸,刚脱去朝服,躺在家中的座椅上休息。他在想,赵王何对他的态度,何时发生了变化。不多时,宦者前来传令,召他入宫。韩徐为重新穿好朝服,跟随宦者一起进宫。

韩徐为来到武阁见到赵王何,行礼道:“臣,拜见吾王。”

“起来吧!”赵王何手拿一卷书,正在观看,“赐座。”

韩徐为落座后,不见赵王何问话,神色有些不自在。

“韩大将军。”赵王何放下手中的书,“可知孙武。”

韩徐为答:“孙武乃百世兵家之师,臣怎能不知。”

“嗯!”赵王何点头,又道,“寡人刚才正在看他留下的兵法,入了神,怠慢韩大将军,大将军莫怪。”

“王上之言,折煞微臣。”

赵王何放下手中的书,感叹道:“楚国在春秋时,敢行王道,与周分庭抗礼。天下诸侯奈何不了楚国,孙武能够带领弱小的吴国,攻破万乘之国的强楚。这样的人,的确太厉害了。”

“孙武能够取得辉煌的军事成就,离不开伍子胥七荐吴王,更离不开吴王的重用。没有吴王,怎有百家兵师的辉煌。”韩徐为有意这样说,是为了恭维赵王何。进而表明,臣子再厉害,也需要主君给他舞台。

赵王何眸色露出敬仰,感叹道,“寡人若有孙武这样的将军,何愁不能将赵国位列诸侯强国。”随后,赵王何看着韩徐为,郑重道:“韩大将军就是寡人的孙武。”

“臣,不敢当。”韩徐为闻言,嘴上这般说,内心十分欢喜。

“外有诸侯之患,内有…”赵王何将李兑之忧憋了回去,语调冰冷,“韩将军,你是否有什么事瞒着寡人。”

“臣,不敢。”韩徐为被突如其来的话,吓得连忙请罪,但,他也不清楚赵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韩将军扣押齐国使臣,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不告诉寡人。”赵王何语调平稳,却是在问罪。

“臣,有罪,”韩徐为辩解道,“齐国称帝,结盟秦国,想要夹击我国。臣,扣押齐国使臣,是想给齐王一点颜色看看。”

“韩将军不是想给齐王颜色看吧!”赵王何加重语调,“是想给寡人颜色瞧瞧。”

“臣不敢。”韩徐为吓得连忙跪地。

“韩老将军快快请起。”赵王何换了一种口吻,“非寡人跟你过不去,你看看,这是什么。”

话语刚落,赵王何从案几上,递给他两份竹简。一封竹简是齐国送来的,另一封竹简是燕国送来的。

韩徐为展开燕国送来的竹简,上面的内容,是燕王要赵国释放苏秦。韩徐为又展开齐国送来的竹简,言辞激烈,让赵国放了苏秦。

“韩老将军,燕、齐两国让寡人释放齐使苏秦。”赵王何面露难色,“寡人,该怎么做。”

韩徐为看着这两份国书,顿时感觉压力强大。他扣押苏秦,只是想向诸侯表明赵国对齐国的态度,促成诸侯合纵。如今,齐王和燕王来信。苏秦,成为了烫手山芋。放,有失赵国的国格。不放,就会激怒齐、燕两国。

赵国位于四战之地,北边的燕国,东边的齐国,加上西边的秦国,局势堪忧啊!赵国失去了燕国这个盟友,更难促成合纵抗齐。韩徐为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这个举动,将赵国置于危险的境地。

出了这样的事,就需要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韩徐为主动揽下责任,“这件事,臣负责。”

“韩老将军,这件事,你能负责?”赵王何叹道,“事到如今,咱们只有共赴国难,一起面对这场危机。”

韩徐为见赵王没有怪罪,问,“王上,打算如何应对。”

“放了苏秦。”赵王何又道,“我们不能因为一个苏秦失去燕国这个盟友,也不能给齐国攻伐我国的借口。”

“王上考虑周详,臣,立马去办。”

“韩老将军,你的忠心,寡人不需要质疑。”赵王何语调一顿,又道,“寡人有一个问题。”

“王上请说。”

赵王何知道该摊牌了,“李兑和寡人,你拥护谁。”